
第5届东盟国际肿瘤整合医学论坛于马来西亚华总大厦举行,左起王瑛、莫哈末费萨尔、沈桂贤和李健聪一起主持开幕礼。
第5届东盟国际肿瘤整合医学论坛5日于马来西亚华总大厦召开,汇聚来自东盟各国及中国的医学专家、学者与医护代表,围绕肿瘤整合医学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本次论坛由世界整合肿瘤医学协会(WAIO)与中国抗癌协会(CACA)联合主办,广州现代肿瘤医院承办。
本届论坛以“跨学科整合、精准治疗”为主题,重点聚焦整合微创治疗策略、多学科合作模式、分子检测与筛查技术,以及患者全周期管理经验,旨在推动区域医疗机构之间的知识共享与临床经验交流。

砂拉越副总理兼砂拉越公共卫生、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长拿督阿玛沈桂贤医生出席开幕礼时指出,癌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他引述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数据表示,当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达1930万宗,死亡病例接近1000万宗;马来西亚亦录得超过5万宗新症与逾3万宗死亡病例。他呼吁医疗领域应更积极推进早期筛查、健康教育及整合医疗合作,以期提升整体癌症应对能力。
他进一步指出,砂拉越与东盟其他地区在癌症流行病学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专业癌症治疗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州政府正积极推动本地癌症中心建设,以增强服务能力与响应速度。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教授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医疗领域的合作也逐步深化。她指出,此类论坛为跨国专家搭建了沟通桥梁,促进肿瘤防治理念的交流。她亦提及,广州现代肿瘤医院在整合医学实践方面的经验,为相关治疗理念在区域内的讨论提供了平台。
本届论坛吸引多位国内外专家参与演讲与讨论,包括马来西亚卫生部长政治秘书莫哈末费萨尔、八打灵再也区国会议员李健聪等政要也出席了论坛开幕活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吕晓刚教授在论坛中以《乳腺癌的精准微创治疗》为题进行分享,介绍多种治疗方法在个体化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探索,内容聚焦微波消融、氩氦刀、粒子植入等微创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实践中的评估结果,并强调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参与度。
广州现代肿瘤医院王立根教授则在《肿瘤治疗及特色技术简介》专题演讲中介绍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氩氦冷冻刀、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等治疗方式在特定病种中的应用经验,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学术交流,以促进技术层面的专业对话。
本次论坛为区域内医疗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东南亚地区在肿瘤整合医学领域的理解与合作,也进一步加强了中马两地医疗界的互动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