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全运会已悄然步入百日倒计时的关键节点。在这意义非凡的时刻,粤港澳三地于周末携手,以“100”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此次全运会意义非凡,它不仅开创性地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更是三地首次携手打造的大型体育盛事,宛如一座坚实的桥梁,为推动大湾区城市深度融合、促进人员自由流通以及实现制度无缝对接树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杆。
港府应紧紧抓住此次三地联合举办全运会的绝佳契机,充分发挥“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将盛事的经济效益如璀璨星辰般最大化释放。同时,以更贴心、更高效的方式为湾区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深度融合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新天地,创造更多难得的新机遇。
据港府审慎预估,在今届全运会期间,预计将有约10万名游客慕名而来,齐聚香港观看精彩赛事。这一庞大的客流,无疑将为本地旅游、酒店及餐饮业注入一股强劲的新动力,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然而,现行旅游签证安排规定内地游客在香港最长逗留时间为7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计划在粤港澳三地观赛的游客带来了不便,他们可能需要在三地之间多次往返香港。倘若能在全运会期间适当放宽内地游客旅游签证限制,允许他们多次往返港澳,并享受更充裕的逗留时间,这不仅能为观赛游客提供极大的便利,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享受赛事,还能为未来大湾区进一步放宽人员往来港澳旅游签注积累宝贵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部分跨境赛事能够顺利举行,让运动员享受无感通关的便捷体验,这需要三地相关部门紧密协作、无缝对接。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可以作为未来三地再度合办跨境活动的典范蓝本,还能为未来大湾区内居民无感通关港澳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人员流动更加顺畅高效。
笔者认为,港府在全运会期间为内地游客赴港澳签注提供便利措施,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次性特殊安排。而应以此次合作为契机,积极与内地相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实现信息互通。将此次合作作为试点项目,在积累宝贵合作经验的同时,持续深入探讨优化内地居民签注便利的可行方案。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有力促进港澳经济复苏,激活旅游等支柱性产业的活力,还能帮助港澳两地更好地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城市间的协同效应,让大湾区的各个城市都能在合作中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事实上,中央安排今届全运会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意义深远。这既是对三地举办大型综合体育盛事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也是对大湾区内核心城市资源调配、机制对接、优势互补以及协同合作能力的一次大型检验。香港应牢牢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一步积累与大湾区城市机制对接、互联互通的宝贵经验,为未来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好充分准备,在大湾区的蓬勃发展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