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许多住宅区的井盖遭人打开偷走电缆,路面形成一个坑洞。
报道:陈淑珊
铜金属有市价,槟州偷电缆事件日益猖狂,窃贼撬开井盖偷取电缆后未盖回,导致路面形成一个深坑,引起道路安全隐忧!

最近槟岛及威省多个地区频发生电缆偷窃事件,尤其是日落洞、亚依淡、垄尾及北海一带,埋在井盖下方的马电讯(TM)电缆陆陆续续被偷走,沉甸甸的井盖则没盖好或遭丢弃在路边,留下坑洞危及道路使用者安全。
根据槟州基设及交通事务行政议员再里尔在第15届第3季第1次槟州议会书面问答中提及,铜金属价格高涨,以致电缆成为窃贼的目标,导致州内的偷电缆事件日益严重。此外,不道德的工业经营者及黑市对电缆铜金属的高需求,也是造成偷电缆猖獗的原因。

黄顺祥:马电讯应采防范措施
亚依淡区州议员黄顺祥指出,其选区的电缆被盗事件发生得太频密,以致每当发生电缆偷窃案后,他们就立即通知马电讯公司,要求采取相关行动。
他坦言,马电讯电缆被偷已不是新鲜事,惟该公司至今却没有任何举动,甚至连一则文告或更新也没有。如今已是科技发达的年代,马电讯公司理应采取防范措施,而不是任由偷窃事件继续发生。

他说,以往马电讯是通过传统电缆提供电讯服务,如今已改为光纤电缆,让“有心人”趁机偷走已被淘汰的电缆,将里面最值钱的铜金属拿去变卖。
他表示,早前偷电缆事件较常在北海及爪夷一带发生,如今已蔓延至槟岛多个地区,相信是同一伙人所干,在威省“偷完了”,将目标转移至槟岛继续偷。
他认为,目前很难解决偷电缆的问题,因为小偷都是在半夜干案,而且他们的行动很快,撬开井盖偷走电缆后就马上离开现场。

不过,他指出,一些小偷也会在光天化日下干案,有民众于7月16日下午约4时42分在岭当垄尾,发现有2人从一辆轿车下来后打开路面的井盖,并将偷电缆的过程拍下后传给他作为证据。
“很多时候都是治安巡逻队发现,路面的坑洞是偷电缆所造成,一般民众都不知道此事。”他说,所幸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若长久持续下去,终有一天会有道路使用者不慎坠入坑洞受伤。
“我们阻止不了偷电缆事件发生,但作案后留下的坑洞将引发安全问题,希望这些小偷要有‘道德’,不要罔顾民众安全。”

王耶宗:手法熟练疑为同批人
峇都兰樟区州议员王耶宗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去年该选区已出现偷电缆事件,今年变得较为频密,近期内更是接连发生,累计至今至少有数十宗。
他怀疑是由同一批人有计划性的在各地区偷取电缆内的铜金属,而且手法十分专业,相信他们有相关的知识及技术,才能如此熟练地偷走电缆。
“这些小偷团伙通常在半夜才出现,干案时还会穿上反光背心,假扮成电讯公司员工,让人误以为他们正在进行维修工作。”
他指出,每次发生偷电缆案后,他们都会立即向警方投报,警方也有到场展开调查,只可惜没有逮捕到任何涉案嫌犯。
他强调,本身并不担心马电讯公司的电缆被盗而面对亏损,况且该公司对此事也“无感”,反而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他更担心人民的安全,尤其是在半夜,若不慎掉进被打开的电缆坑洞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说,最近该选区就有一辆轿车的车轮,因井盖被撬开后没盖好而陷入坑洞。
他表示,一旦发生偷电缆事件,他们即通知马电讯公司将井盖恢复原状,惟该公司派出的承包商需较长时间才能抵达现场,反而向槟岛市政厅求助后,“黄衣无名英雄”的行动更快。
“马电讯公司至今都没有派人来,至少也要配合警方到频密发生的‘红区’了解情况,结果没有任何进一步行动。”


胡智胜:没关井盖幸被发现
另一方面,玻璃池滑区州议员胡智胜指出,该选区的林坤发路于7月9日有发生一宗偷电缆事件,被撬开的井盖没有盖回留下坑洞,所幸被服务团队及槟岛市政厅发现后,马上将井盖关好,没有酿成任何意外。

彭心慈:居民发挥守望相助
双溪浮油区州议员彭心慈受访时表示,该选区长期陆陆续续发生偷电缆事件,一旦出现井盖坑洞,他们将会在第一时间通知马电讯公司负责人,乡村社区管理理事会(MPKK)也会协助将被撬开的井盖恢复原状。
她说,偷电缆的团伙通常是两辆车一起到场,干案地点不只是住家范围,也包括一些商区店铺。
她指出,北海的居民十分合作,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如果发现路面有电缆坑洞,都会在该处放置花盆或其他显眼的障碍物,避免其他人不慎坠入坑内。一些热心的民众在事发后,也会将住家闭路电视拍到的视频交给警方调查。
“我向警方跟进案件,警方有提到他们到回收中心展开调查,是否有人变卖这些电缆。”
她呼吁民众,若发现有人偷电缆或路面出现坑洞,可立即联络当地乡村社区管理理事会或其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