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叶燕新、李丽娟、林星发、林启屏、李兴前、陈百龄、陈和合,于光华日报总社三楼孙中山铜像前合影。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简称:政大)主任秘书陈百龄、教务长林启屏率团于本周一(14日)拜访《光华日报》总社,并与本报总经理、政大校友准拿督李兴前亲切交流。李兴前于1975年自政大新闻系毕业。在交流过程中,李兴前一方面回忆求学时光,另一方面也与来宾们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纸媒在时代洪流中的转型与挑战,现场气氛热烈。
陈百龄表示,为迎合时代需求,政大传播学院也设立了AI课程与工作坊,指导学生善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新闻采编、内容生产与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媒体环境的挑战与转型。
“但我常提醒学生,大学课堂的意义不在于学习AI能做的事,而是学会如何与AI协作,去完成AI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或借助AI的力量更好地实现目标。”
他指出,若学生缺乏背景知识与判断能力,往往容易将AI生成的幻觉内容全盘接受,无法分辨信息的真伪与品质;相反地,有能力者则能善用AI工具,有效辅助论文撰写与内容优化。
林启屏则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科技工具,但人本身的基本能力依然关键,唯有打好基础,才能在AI的辅助下进一步强化与精进自身的能力。
“因此,大学透过考试与面试来评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不仅仅依赖科技的辅助。如果学生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代表他真正掌握了知识,也能在考试中准确写出答案。”
陈百龄补充道,在审核学生论文时,AI生成的文章往往带有明显的“生成式风格”,一眼便能看出其套路化的表达方式。因此,他鼓励学生夯实文学基础,提升文字驾驭能力,写出更具深度与个人风格的作品。

本报承办世界中文报业年会 聚焦AI时代媒体责任
李兴前亦提及,“第58届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将于今年12月18日与19日在槟城隆重举行,并由《光华日报》承办。这是《光华日报》第三次承办该国际盛会,前两次分别为1997年(由时任首相敦马哈迪主持)及2010年(由时任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主持)。本届年会主题为“AI时代中文媒体的机遇与责任”,可谓切合时势,呼应当前媒体转型的发展趋势。
他指出,《光华日报》是目前全国唯二仍坚持出版晚报的中文报之一。他坦言,随着时代演进,纸媒读者逐渐流失,民众获取资讯的方式已大幅转向网络,尤以手机阅读为主流。
“《光华日报》因应转型,推出了‘一报六网’的多元平台策略,其中包括提供PDF格式的《光华快讯》,让读者可通过手机阅读完整报纸内容。”
此外,光华网亦设有AI语音播报功能,由人工智能朗读新闻内容,方便不谙中文的用户,或在搭乘地铁、公车等通勤途中,善用碎片时间掌握资讯的读者。
与会者尚有: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校友会前会长兼现任顾问陈和合、校友服务与外部资源办公室专员陈家弘、世界华人工商妇女企管协会名誉会长李丽娟、准拿督叶燕新、本报署理总经理林星发、业务发展暨广告经理陈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