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志明:本次峰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四分之一,不仅可以作为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还可以作为更广泛的全球经济合作的行动方案。
经济学家指出,东盟-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中国峰会为东盟十国与中国和海合会国家等大国之间更好地实现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机遇,尤其是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
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商业经济学助理教授陈志明(译音)博士说,本次峰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四分之一,不仅可以作为区域合作的战略平台,还可以作为更广泛的全球经济合作的行动方案。
他在第46届东盟峰会及相关会议期间向《马新社》说:“这可能成为一种模式,吸引其他贸易集团共同努力,打造更加互联互通、更具韧性的全球经济。”
作为东盟2025轮值主席国,大马将于本月26日至27日在吉隆坡会议中心(KLCC)主办第46届东盟峰会、第2届东盟-海合会峰会,以及首届东盟-海合会-中国峰会。
东盟-海合会-中国峰会与东盟-海合会峰会同步举行,成为拓展区域和跨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 Advertisement -
东盟的中立立场,使该区域集团在吸引其他国家进行建设性经济合作方面具有优势。
“现在要做的是,我们如何能更紧密地合作,建立共同合作,商谈共同繁荣,以及如何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不确定性面前竞争。”
- Advertisement -
他认为有必要强调经济合作,对于加强东盟作为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贸易目的地的地位的重要性。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2023年,东盟、海合会和中国的年度GDP总和将达到23兆7000亿美元(约100兆7300 亿令吉),占同年世界GDP总量的22.3%。
东盟、海合会和中国也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总人口约为21亿5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