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真珠 图:曾国权、受訪者提供
自去年上映以来,《破.地狱》横扫多项香港电影奖项及票房纪录,不仅首次将道教丧礼科仪“破地狱”搬上国际银幕,更将镜头深入探照人心深处的牢笼与束缚。影片所“破”的,不仅是帮助亡灵脱离苦难、超度亡魂的宗教仪式,更是生者的成见、禁忌与枷锁,亦无声拷问着殡葬行业根深蒂固的性别界线。

爱丽丝(36岁)大体化妆师。
本期主角爱丽丝,在芳华之年选择走上一条少有人行的路,成为一名大体化妆师。她的每一步,如同电影的写实映照,跨越的既是沉重与禁忌垒起的高墙,更是由男性主导话语建构的行业疆界。她本人,正是一场现实版的“破地狱”。
眼前的爱丽丝(36岁),妆容淡雅、衣着得体,性格开朗、笑容可掬。即使初次见面,一经攀谈,便能畅所欲言,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与朝气,让人难以想象她的日常工作,是与死亡为伍。

中学毕业后,她便投身职场,尝试过书记、打金、美发、美容等多份工作,如同许多年轻人,在青春的旅途中摸索未来的方向。
直到某日,闺蜜的婆婆过世,她前往丧府守夜,在好奇心驱使下,无所忌讳地站在外头“偷看”殡仪服务人员为先人净身更衣、准备入殓的过程。映入眼帘的,尽是男性殡仪人员的身影,心中顿时泛起一股说不出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那时我就在想,如果由同性来处理逝者的身体,不是更贴切、更好吗?”
至今,她依然坚守初心。她指出,女性大体化妆师在服务女性逝者时,因更了解女性的身体结构与审美偏好,往往能提供更细致得体的遗体整理方案;同时,在面对同性遗体时,更易获得家属的信任与安心,也能避免某些尴尬与不适。
她说,这不仅提升了遗容修复的还原度与精细度,更贴近家属的情感期待,提供心理慰藉,而更为重要的,是让女性逝者得以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那一刻,心中油然而生的力量,促使她立即采取行动,径直走向丧府殡仪店的负责人,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加入,成为他们的一员。
面对爱丽丝的突然提问,见惯世面的店主并未被吓着,反而在这个多由男性主导、气氛沉重的领域中,罕见地遇见一位女性愿意叩关。于是他直言一句直指核心的问题:“你胆子够大吗?”

早年马来西亚殡葬业仍多沿袭传统模式,抬棺、搬运等体力劳动由男性承担,加上必须近距离接触遗体、面对死亡与悲伤,需具备强大心理素质,因而女性鲜少涉足。偶有参与者,多为继承家业的圈内女性。
当时社会大众对殡葬服务的要求仍不细致,诸如净身、更衣、化妆等程序,大多由男性殡仪员一手包办。过去人们称这些从业者为“仵工”,负责为往生者处理遗体事宜。

随着时代变迁,公众对殡仪服务的要求日趋专业与精细,催生了更多细分岗位,包括大体化妆师。近年来,更有越来越多女性加入这个领域,打破了“女性害怕接触遗体”的刻板印象。
可以想见,15年前爱丽丝入行之初,跨越的,不只是大众对死亡的恐惧,更是女性长期被设限的职业边界。
摸索实践中成长
打破死亡禁忌,爱丽丝从未惧怕与逝者接触,心中唯存的,是对生命深沉的敬畏。
回忆起首次近距离面对遗体的情景,她说,那一刻没有惊慌,也没有颤抖,内心反而异常平静,毫无杂念。
她接到的第一份任务,便是那次在太平间独自为逝者处理遗容。既是出任工作、也是回应质疑的起点。一切从零开始,她带着一颗炽热的心投入其中,不懂便学,边做边摸索,在一次次实践中不断锤炼成长。

彼时的行业尚未如今日这般专业化,而她所处的团队多为男性前辈,文化观念迥异,想学未必有人肯教,更多时候迎来的是冷眼、排斥与质疑。
她唯有加倍用心,以观察代替指导,事事亲历、细节不放过。或许得益于女性天生细腻与灵巧,她逐步赢得客户的认同与敬重,终于在重重阻力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凭借踏实好学、尽心尽力的态度,她在短短几年内便获得第二任老板、已故恩师庄文成的赏识与重用。

庄文成将她视如己出,倾力提携,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毕生所学,更将一手创办的老店托付于她,培育她成为接班人。
从初学到熟练,再从熟练到精通,如今的爱丽丝,已是业界屈指可数的女性殡葬从业者。她的身份早已不止于大体化妆师——从丧礼筹划、葬礼执行,到跨国代办后事、遗体运输,皆亲力亲为、面面俱到。
她亦从门外人,成为圈中人,与师傅之子一同守着老店,秉持初心,送别无数生命的终章,始终铭记那份使命感。
母亲错愕到逐渐改观
“我胆子不比别人更大,只是忠于所爱。”
爱丽丝说,殡葬业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般可怕,真正令人畏惧的,是人心。也因为从事这份特殊职业,她更能看清表象背后的真实,特别是身边一些人因忌讳她的身份,背后小动作不断,或悄悄与她疏远,这才让她感到寒心。
她坦言,初入行时曾对家人隐瞒三年,直到外婆去世,父母才得知女儿竟是一名大体化妆师。那一刻的错愕转为难以接受,亲戚间更不乏责难与冷嘲热讽。
“最初妈妈始终无法接受,直到有一次朋友过世,我亲自为其整理遗容,她在旁亲眼目睹全过程,才逐渐改观,也终于理解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不再反对。”
她说:“我靠的是自己的本事,从未觉得这份职业丢人。让我最欣慰的,是能亲手为外婆整理遗容、打点一切,让她体体面面、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她认为,殡葬工作的最大价值与成就感,来自于获得家属的肯定。许多家属会特意来向她致谢——她用一双细腻温柔的手,为逝者保留体面,也为悲伤的亲人寻得出口。久而久之,她与不少家属更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
多年后她才明白,母亲当初的反对,其实源于担忧——这份特殊职业或许会让她错过良缘,走上一条孤单的路。
神明示意:被选中的人
殡葬行业规矩繁多,禁忌重重,哪怕入行前没有特定宗教信仰,爱丽丝也不得不信。

“爱丽丝并不是我的本名,这是师傅请示神明后特别替我取的,希望我在工作上顺利平安。连眉毛也依神明指示画得粗些,说是更显庄重庄严,有利于我的职业运势。”
她表示,入行以来虽未真正撞见鬼魂,但灵异现象倒是遇过几次,尤其是在处理自杀亡者的遗体后,往往会察觉自己状态异样。
“有一次情绪莫名低落,内心压抑得难以言说;另一次耳边一直隐约传来低语,可身边却空无一人。”
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入行两三年后。那晚她为一位轻生的年轻女子整理遗容,深夜独自驾车回家,途中突然感到双手紧握的方向盘像被什么力量猛地拉扯,危急之间,一道白影从侧边伸出,似乎稳稳握住方向盘,将其拉回正轨,才避免了可能的车祸。
事后,母亲忧心忡忡地请示神明。神明示意:她是“被选中的人”,天生具备此使命,注定为阴阳间架起桥梁,这份工作是大善之行。只要她诚心以对,行善积德,便能逢凶化吉,自有神明庇佑。
冥冥中自有安排
除了那些灵异巧合,她还亲眼见证过一次“死而复生”的奇事。
那是十一年前的事,但至今仍历历在目。那天,她前往丧府为一位阿姨整理遗容。阿姨已过世十九小时,净身、换上寿衣后一切如常,正当她准备动手替阿姨化妆时,却惊见对方的双眼微微颤动。
她起初以为是自己前晚工作至深夜、疲惫过度而产生幻觉。但下一秒,阿姨竟缓缓睁开双眼,接着坐了起来,只差没有开口说话。
“我当下立刻冲去叫家属,大家都被这一幕惊呆了。但震惊之余,很快又转为惊喜,为亲人‘死而复活’感到莫大安慰,赶紧召来救护车将阿姨送院。”
她说,后来连医生也查不出缘由。虽然阿姨短暂苏醒,但在返家途中再度断气,只能解释为“回光返照”。
“第二次为阿姨整理遗容时,她的身体仍残留余温。我轻声对她说:‘如果阿姨还想醒来,现在就是时候了。’我静静等了片刻,见她毫无反应,这才开始替她化妆。”
这些超乎寻常的经历,让她越来越相信,自己走上这条路,并非偶然,而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步一步,将她引向命定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