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彦华强调,记者手中的笔,承载着真相的重量,与公众的信任。
2024年编协拿督黄纪达新闻奖拿督斯里庄智雅服务精神奖得主吴彦华始终相信,新闻不仅是资讯的传递,更承载着良知、公义与人文关怀。
他强调,记者手中的笔,承载着真相的重量,与公众的信任。
“正是这份责任感,让我在新闻路上,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岗位。”
身体抱恙的吴彦华亲自出席颁奖礼,从拿督斯里庄智雅手中接过该奖项。他的得奖感言则有大会司仪代读。

吴彦华:“今天,能荣获拿督斯里庄智雅服务精神奖,我深感荣幸,也怀着无比感恩与谦卑的心情,接受这份殊荣。”
“这不仅是对我个人30余载新闻生涯的一份肯定,更是对新闻工作者坚持初心、服务社会精神的深刻鼓励。”
“回首自1977年踏入新闻行业以来,我从霹雳太平的小镇青年,一步步成长为穿梭世界各地报道新闻的媒体人。”
吴彦华曾在马来西亚多家主要华文报社服务,也曾远赴北美及新加坡,参与海外媒体事务,让他得以见证并亲历新闻界的风雨变迁。
“无论是走进巴布亚新几内亚原始森林,采访猎头文化;还是跟随联合国维和部队,深入波斯尼亚战区采访,每一次冒险与挑战,都更加坚定了我,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信念。”
“我要特别感谢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给予我的成长土壤,以及所有曾与我并肩作战的同仁们。”
“感谢《东方日报》等团队的信任与支持,让我有幸在退休前,为本地中文报业的创新与突破,尽一份绵力。”
“也要感激我的家人,长年包容与支持,让我义无反顾地投身新闻一线,即使身处险境,亦无怨无悔。”
他愿将这份荣誉,与所有默默耕耘、不问回报的新闻从业者共享。尤其在媒体快速变革、新闻伦理不断受到考验的时代,我们更要守住新闻人的初心,用专业和热情,继续为社会发声,为人民服务,守护新闻的深度与温度。
另一方面,本报摄影组组长吴国强,也以“安华将联系习近平延长熊猫租期”主题的照片,获得拿督陈良民新闻摄影奖佳作奖。
吴彦华履历表:
吴彦华1954年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太平。华文独中及报界服务。 1977年起,先后在《马来亚通报》、《新晚报》、《中国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及《东方日报》担任记者、采访主任、新闻编辑、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新闻总监、副总经理等职。 1998年,他远赴北美,担任《明报》纽约编务顾问,又于1999年至2001年担任《亚洲周刊》驻新加坡特派员。
吴氏曾荣获「大马新闻学院」1983年度最佳记者(华文组)奖。 1992年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采访土著裸体与猎头文明;1993年随联合国维和部队深入战时的波斯尼亚作战地采访。
吴氏也是《新晚报》(1986年)、《中国报》(1986年)以及《东方日报》(2002年)4家报纸创刊期参与开拓工作的人员。
吴彦华于2002年投身参与《东方》创刊,先后出任执行总编辑、新闻总监、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编务),直到2009年11月退休。
1/4/1977:马来亚通报记者。
1981:重回通报任记者。
1986:中国报副采访主任兼新晚报专题主任。
1988:通报执行编辑。
1989:星洲日报副采访主任
1994: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1998:赴北美,兼任《明报》纽约、华盛顿、多伦多温哥华、旧金山四个外地办事处的顾问。
1999::赴新加坡担任《亚洲周刊》驻新加坡特派员。
2001:南洋商报执行总编辑。
2003:东方日报业务总经理。
1. 荣获“大马新闻学院”1983度最佳记者(华文组)奖。
2. 1992年,前往巴布亚新畿内亚森林采访土著文化及猎头文明。
3. 1993年,随同联合国和保安部队深入“南欧波斯尼亚战争”作探访和作一系列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