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美铼指出,目前槟州共有16个集中劳工宿舍(CLQ),其中有9个已获得威省市政厅批准规划准证,7个正在兴建中。
槟州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方美铼指出,目前槟州共有16个集中劳工宿舍(CLQ),其中有9个已获得威省市政厅批准规划准证,7个正在兴建中。
他说,目前槟州有两项适用于兴建外劳宿舍的规划指南,即《槟州集中劳工宿舍建设规划指南》(2022年实施),以及《槟州临时外劳宿舍规划指南》(2024年实施,2025年3月1日修订)。
“若要合法设立外劳宿舍,雇主需向劳工局申请《工人住宿认证》(COA),并取得地方政府的建筑/土地用途许可。在CLQ指南中,允许宿舍形式为宿舍型或小套房式,可建于新地或既有建筑。”
他说,在槟岛市政厅管辖范围内,目前有两个座CLQ位于西南县峇都茅第12区及东北县乔治市哈芝哈欣依曼路(Jalan Haji Hashim Imam)。另有一项获得规划准证的CLQ计划,位于西南县丁格公巴。

他表示,由威省市政厅管辖的3个运营中的CLQ,分别在威南第14区、华都工业路第12区,以及双溪峇甲那菲里路(Jalan Nafiri)第12区。
“目前,槟州共有7项CLQ计划正在建设中,而获得规划准证的计划共有9项。”
另一方面,方美铼指出,槟州共有993个临时外劳宿舍(TLQ),分别是槟岛279个及威省714个;其中槟岛共有275个位于住宅区(有地房屋及组屋),威省则有578个聚集在商业单位及店屋。
方美铼于周三上午在槟州议会口头询问环节上,回答浮罗勿洞州议员莫哈末苏卡、武吉淡文州议员吴俊益、峇眼达南州议员古马兰关于槟州外劳课题时,如是表示。
他说,位于公巴的集中劳工宿舍计划,已于2023年11月29日获批,建设一栋27层楼的宿舍,共有512个单位,由Chong有限公司发展。
他解释,州政府基于数个原因支持该计划,包括社会影响评估(SIA)报告已获批准(2023年11月10日),并附有《社会影响管理计划》(SIMP)以减轻潜在负面影响;集中管理环境,可避免与居民混居带来的社会问题;符合槟州政策目标,即2028年起全面迁移外劳至集中宿舍;符合国际标准:履行马来西亚作为ILO成员国的义务;私人土地申请合法性,任何地主有权申请发展,政府无法禁止,惟会严格审批并设条件。
方美铼说,根据大马移民局的最新数据,槟州共有15万5225名注册外劳,包括槟岛6万3678人;威省9万1547人。在性别比例方面,男性占11万7534人;女性则3万7691人。
“槟州作为我国主要工业州之一,在制造、建筑、种植、农业及服务业领域对外劳需求甚殷。”
他指出,槟州外劳的10大来源国分别是孟加拉 (5万4390人)、尼泊尔 (3万5126人、印尼 (2万9793人)、缅甸(2万4370人)、印度(5011人)、菲律宾(2152人)、巴基斯坦(1642人)、越南(1455人)、泰国(862人)、斯里兰卡(2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