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团党诗布朗再也州议员伊之哈夏呼吁槟州政府不应区别对待朝野议员,即便是反对党议员,也应该一视同仁,作为首要通知消息的对象,而不是非民选的选区协调官!
他说,在上一次州议会上,槟州行政议员方镁来在回应峇都蛮州议员古马瑞山的提问时曾表示,当有关当局欲对特定地区的小贩展开取缔行动时,相关选区的州议员会被事先通知,才会展开执法行动。
“然而自从上一次议会召开以来,我完全没有收到任何关于地方政府执法行动的通知或预先告知。我必须亲自及主动致电或通过WhatsApp联络部门主任,以询问和确认是否真的会有取缔行动等。”
不过,据他了解,确实有些州议员是有接获这类通知,而有些则没有。为何会出现这种通报不一致的情况?
“我们都是通过国家民主选举程序正式当选的人民代议士。我们之所以坐在这个州议会里,是因为人民给予我们信任与责任,委托我们代表他们服务选区。”
因此,他呼吁州政府如果要发出通知,就应一视同仁,通知所有议员,不论是执政党或在野党。州议员应是首要被通知的对象,其后才轮到那些来自政党的政治委任人员,如协调官(Penyelaras)等。
多名反对党议员拍桌力挺
伊之哈夏周一(19日)下午在州议会进行槟州元首施政御词辩论时,为自己身为民选议员的权益据理力争,获得多名反对党议员拍桌力挺。
他也质问州政府,是否意识到过度执法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这严重损害小贩和本地经济的利益。
“没错,我们不应该把违法行为正常化,但这些小贩和小商贩们并不是为了致富或奢侈生活而营业;他们所从事的是微型生意,仅靠小资本维持生计。”
他说,由于这些执法行动,小贩们被迫支付高额罚款,而他们赖以为生的收入来源却在同一天就被切断,因为他们的小规模营业物品被充公了。
“执法要有分寸,也要有同理心。即便我们希望在审核与投诉记录中取得良好评分,也应该有配套的行动,如提供辅导、展开接触与协商、实地考察、拜访小贩、寻找解决方案、规划新的摊位安排、设计更符合现实限制与小贩能力的设施等。”
他也提问,在其选区内共进行多少次针对小贩的辅导与接触协商?又批准了多少新的小贩安置计划或将小贩迁移至公共小贩中心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