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对方要求多少钱,我们都会尽全力筹措,只求妹妹能平安回家,与家人团聚!”
一名从事手机维修工作的22岁女子疑遭女同学欺骗,与一名义兄弟一同前往柬埔寨“度假”,却不幸坠入当地电信诈骗集团,被控制超过3个月。
家人悲痛表示,只要她能平安归来,无论对方要求多少“赎金”,都愿意支付。
这名昵称“扎扎”(Caca)、来自沙巴州的女子,原本在雪兰莪州巴生武吉丁宜新镇工作,尽管父母已离异,但家人皆已得知她目前的困境,并全力展开营救行动。
据扎扎透露,她无法确认自己确切的位置,但曾看见写有“中柬第一医院”字样的建筑物,因此家属推测她可能身处柬埔寨首都金边一带。
她的姐姐米娜(化名,30岁)周五在马来西亚人道主义组织(MHO)总秘书拿督希山召开的一场记者会上,泪述事件经过。
她指出,扎扎是家中11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早前在一名女同学“介绍”下,于2月6日与一名关系不深的义兄弟前往柬埔寨。
她说,妹妹出发时声称是前往“度假”,但在抵达3天后才打电话回家,告知家人她与同行者受骗,已落入电信诈骗集团,被迫工作以“偿还债务”。
“妹妹告诉我们,她身心俱疲,甚至经常挨饿。我们曾多次表示愿意代为偿还所谓的‘债务’,只求妹妹能够安全返国,但始终未获回应,也没有说明具体金额。”
米娜说,自己已于4月24日在巴生南警区总部报案,并根据警方建议联系马来西亚驻柬埔寨大使馆,然而形势紧急,她最终决定向大马人道主义组织求助,以期尽快促成营救。

女子拨电家人求助 用偏门语言沟通
受骗女子拨打电话给家人求助时,为了避免让一旁的监视者得知内容,而以偏僻冷门的语言,与家人沟通。
米娜透露,妹妹在受困期间曾致电家人求助,但因身边有人监视,她不得不以较少人懂的语言与家人沟通,以避免求救内容被察觉。
“当时她为了不让身旁的监视者听懂,特地使用一般人不常使用的巴瑶语(Bahasa Bajau)与我们通话。”
安排出国的女子 曾涉电诈被拘留
“介绍工作”的女子,被指早前曾因涉及电话诈骗活动,而被拘留。
米娜说,安排扎扎等人出国的女子在被质问时,一度改口,称他们只是到当地工作,家人相信,这名女子仍在柬埔寨。
根据米娜和家人了解,这名来自砂拉越州的女子,曾涉及电话诈骗案,并一度遭警方扣留。
诈骗集团用干扰设备 屏蔽定位讯号阻救援
电信诈骗集团如今利用电讯干扰设备,干扰或屏蔽受害者的定位讯号,令家属和救援单位难以掌握其确切位置,增加营救难度。
希山与公关主任胡杰良指出,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不法集团透过技术手段屏蔽受害者手机的位置讯号,或利用特定设备“移动”定位信息,故意误导家属或执法单位。
“他们不仅掩盖受害者的真实位置,有时甚至伪造位置讯号,让外界误以为受害者身在其他地点。”
此外,希山也指出,即便当地警方根据情报展开突袭和搜救行动,不法集团仍会狡辩,声称受害者是自愿在当地工作,藉此掩盖强迫劳动的事实。
他补充,不法集团也往往以“欠债还钱”为由,声称受害者必须通过工作偿还所谓的债务,或谎称受害者已与集团签署合约,作为强迫其留在当地的借口。
“我要强调的是,若这些合约是在受害者非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这份合约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