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建华从关帝祖庙铜鼎香炉中舀起象征着关帝圣灵护佑的圣灰。
在中国解州关帝祖庙崇宁殿内,第11届马来西亚国际关公文化节工委会的代表们怀着薪火相传的信念,从古朴的铜鼎香炉中舀起象征着关帝圣灵护佑的圣灰,将关帝的护佑带到3700多公里之外的芙蓉市,让忠义仁勇礼智信文化的承接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继续扎根壮大。
而远赴中国山西省运城的工委会与森州政府考察团,在关公故里犹如亲睹关帝将青龙偃月刀化为笔触,绘制了一卷卷横贯古今的德行丹青,更仿若步入华夏盐都及黄河古迹的3D历史画卷中,以文化为经,经济为纬,携手运城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定义两座城市共进的友好座标。
由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主催的第11届的国际关公文化节,在森州政府大力支持及各界公益团体社会贤达的赞助下,将于今年10月10日至12日在芙蓉隆重举行,预计将吸引来自亚洲地区11个国家及3个地区的代表团共聚弘扬关公文化。

而文化节的其中一个核心部分,就是由工委会主席兼森美兰芦骨州议员朱建华率领56人的考察团,前往中国山西省运城的解州关帝祖庙把关帝香炉圣灰恭取回国,安奉在芙蓉梅岭志元堂,让全国信众敬仰舀取,寓意承续关圣帝君群忠义仁勇礼智信之道,让善念正气在大众心中生生不息。
运城闯“三关” 祖庙取圣灰
考察团在4月16日抵达运城后,马上就从关王庙开始感受关公文化的冲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关公其实也是财神,属于代表诚信的“武财神”。由于关公被山西商人视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所以商人也会祈求关公庇佑财运和事业成功。
而在明朝重建的运城关王庙,因为盐商大贾凡外出运盐都会前来祈愿,重要契约也多在这里签订,所以这间坐东朝西的独特关王庙,被后人奉为“信义财神庙”。

考察团紧接着连闯“三关”,也就是到访常平关帝家庙、关帝祖茔及解州关帝祖庙这三个和曲阜“三孔”相媲美的“三关”格局。
第一“关”常平关帝家庙,也就是关公的故宅。当地人及后裔在关公殁后,为纪念关公及他的祖辈三代,就在此建祠作为奉祀场所,距今约有1800年。
关帝家庙内有一座祖宅塔,据说是关羽当年在在杀死恶霸吕熊后,父母为让关羽无后顾之忧而投井自尽,所以后人为纪念关公坚毅的父母,就在这口井上方建造了八角七层密檐式的砖塔。

第二“关”是中条山石磐沟内的关帝祖茔,一尊由黄铜锻造的世界最高最大关帝圣像从远处映入眼帘,拂髯飘须执青龙偃月刀屹立山巅,让考察团惊叹不已。根据资料,圣像高80米,其中基座19米,象征关公在家乡生活了19年,而圣像体高61米,象征关公一生为蜀汉江山英勇拼搏的61年。

接着考察团来到了第三“关”,那就是被誉为“关庙之祖”的解州关帝庙。解州关帝庙建于陈末隋初,在各个朝代都有扩建修葺,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以祀奉关帝的崇宁殿为中心,不过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十二年所重建,殿内可看到康熙御笔亲书的“义炳乾坤”、乾隆御笔亲书的“神勇”和咸丰御笔亲书的“万世人极”匾题。
而解州关帝祖庙为了迎接考察团,还特别呈现了原本只在特定时段演出的《武庙之祖·盛世迎宾》环节,足见祖庙对考察团的重视。

这个还原明万历四十二年敕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的迎宾仪式,让考察团在气势磅礴的军阵和庄严仪式的感染下,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关帝册封大典。接着在鼓乐的伴奏下,身着明代甲胄服饰的队伍带领着考察团来到崇宁殿进行祭祀仪式。
担任主祭的工委会主席朱建华依循古礼进行祭祀仪式,其他陪祭者包括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总会长孙艪华、副会长黄振良与许信义、森州行政议员陈丽群、拉杭州议员萧妙光、沉香州议员吴金财及朱湖州议员杨文来等。
朱建华在仪式完成后,率众在铜鼎香炉中舀起圣灰,把这些象征着弘扬关公文化薪火相传精神的圣灰带回芙蓉。

朱建华指出,这份承载着祖庙灵祝福的圣灰会安置在芙蓉梅岭志元堂代做奉圣驾之处,届时香灰将开放予信众依礼敬取,寓意着每一勺的香灰都是一份关帝的护佑,一份对忠义仁勇礼智信文化信仰的承接。
“而这份努力不只是凝聚海内外关帝信仰者的心念,也是象征了国际关公文化信仰的深度联系与精神共鸣,可以让关公精神在这个年代薪传不息,并在大马生根壮大,代代相传。”朱建华受访时这么表示。
森州运城达5协议 携手搭建文旅桥梁
4月17日,一场横跨北纬35度与赤道的文旅招商对话,在森美兰州旅游、艺术及文化行动理事会与中国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之间展开,并成功达致了5项协议。
代表签署协议的是第11届马来西亚国际关公文化节工委会主席朱建华及运城文旅局局长陈小光,而森州旅游、艺术及文化行动理事会主席陈丽群及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锐见证了这项意义深远的签署仪式。

双方签署的协议包括在芙蓉举办运城文化专题展览,也就是在芙蓉文化街设立运城文化体验馆和关夫人精神文化体验区,让游客用虚拟现实设备感受关公文化的魅力。
此外,双方也将强化马中文化融合,也就是通过在当地纪念馆设立东南亚华人妇女文化展,挑选部分运城非遗项目长期入驻,也让运城特色食品在芙蓉文化街落地。
双方也同意强化马中人文企业经济合作,推动产业联动,也就是在芙蓉文化街开设运城特产馆、组织运城企业参加大马文化展会以及结合运城的关公文创企业在纪念馆内开设关公文化文创店。
双方更承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也就是每年定期举办文旅经济论坛、组织政府及商贸代表团互访、争取运城市与芙蓉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设立马中文化交流基金等等。
第5项协议则是通过增强资金支持模式,提高合作项目的可执行性,也就是由运城政府提供文化资源硬体设备,大马企业提供运营资金,形成公私合营模式,保障纪念馆长期运营。

森美兰州旅游、艺术及文化行动理事会主席陈丽群在致辞时,引用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马时说的马来谚语“Sikit-sikit lama-lama jadi bukit”(勤勉不息,日久成山)来比喻马中关系,并表示森州此次与运城市政府的合作,不仅是两地旅游发展的新里程碑,更是一座沟通马中文化、加强民间交流的桥梁。
她也通过幻灯片介绍了森州独特的米南加保文化和传统母系社会制度,并从自然景点、文化古迹到特色及传统美食,向运城展示森州不仅适合休闲度假,也是一座文化交流的宝库。
陈丽群指山西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所以她希望通过互访、互推、互补的方式,共同打造“文化+自然+美食”的精品旅游路线,并推动游客互访、文旅投资等项目,让两地民众有更多出游机会,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另一方面,运城市副市长张锐在致辞时向森州考察团及投资者发出诚意邀约,希望投资者依托运城文商产业融合优势,推进实现全域业态联动的发展格局。
她指出,近年来运城市倾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以“关公、盐湖、黄河” 三大IP为引擎,加上运城有中国地级市最多的10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运城A级景区接待游客量已接近两千万,所以文旅核心吸引体系正在全面构建。
因此,站在运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她希望大马企业家们投资运城文旅,共享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互利共赢。
会场也呈现了多项节目,包括蒲剧《关公出征》、气势磅礴的绛州鼓乐《鼓韵龙腾》,而会场外还展示了各种运城非遗文创产品。

出席签署仪式的还包括沉香州议员吴金财、拉杭州议员萧妙光、朱湖州议员杨文来、芙蓉市议员林骏荣、波德申市议员石家益与陈桂箐、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总会长孙艪华、神庙单位及各商界代表。
而运城方面则有运城市水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素平、运城关公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阿平、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吴丽宏及运城市外事办副主任闫蕙、运城市人民政府督察专员刘磊及关公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文元等人。

较早前,马来西亚关公文化推广中心与运城市盐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也签署了经贸与文化旅游合作协议。
这项合作协议是由大马关公文化推广中心会长孙艪华与该联谊会代表张耀武,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原则签定,以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民间友好往来。
朱建华:运城市政府6月到芙蓉考察 10月再来马参加国际关公文化节
第11届马来西亚国际关公文化节工委会主席朱建华在总结这趟考察时透露,运城市政府已经同意在今年6月组团到芙蓉进行考察,并于10月再次组团来马参加国际关公文化节。届时运城市政府也将安排从解州关帝祖庙恭请两尊明代时期关圣帝君与关夫人,驻驾森美兰芙蓉梅岭志元堂,同时也会协助森州设立关夫人文化馆。

而关公文化节工委会也会邀请绛州鼓过来大马演出,以向国人推展这项中国非遗文化遗产。
另外,由于今年是马中建交51周年及一带一路推动11周年,工委会将邀请山西省企业家到马来西亚出席招商交流会,促成两国企业家商贸文化旅游和天然资源投资合作。

运城因盐而兴 黄河古迹让赞叹
考察团在体验关公文化之际,也通过参观池盐博物馆和七彩盐湖景区,深刻感受到盐就是运城的时光刻度,更惊叹生活中常被忽视的盐,竟足以兴起一座城市。


而在运城博物馆趟过历史长廊后,考察团也在鹳雀楼、黄河大铁牛、普救寺、后土祠和望河台这些黄河古迹中,亲自抚触运城的文明年轮。除了体验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真实感受,更由衷赞叹5000年智慧的文化结晶。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原来运城也有关帝品牌的腕表,这家成立于1997的关帝表业公司,所生产的手表品牌既融合关公文化与现代制表工艺,而且每款手表都在解州关帝祖庙开光度灵,所以这款腕表不仅是一款计时工具,更被视为护身符,象征“福佑每时每刻”。

考察团也在运城苏宁广场了解运城现代化的商业模式,更在李家大院以善为本理念中,体会晋商文化在中国的独到之处,为满载而归的四天运城考察画下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