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马中文物鉴定会于5月4日在槟城海峡岸广场圆满落幕,现场鉴定逾百位收藏家提交的400余件珍贵文物,过程中意外鉴出两件市值逾亿令吉的国宝级窑瓷,震动文化界!

首届马中文物鉴定大会,意外鉴出两件市值逾亿令吉的国宝级窑瓷。

其中一件文物为宋代“五大名窑瓷”中名列首位的汝窑珍品。
中国著名高级艺术品鉴定师崔可辉教授指出,这件汝窑瓷器源自宋朝中国河南鲁州,造型美观、釉水如玛瑙,形态酷似香炉,工艺精湛,完全由手工精细雕琢而成。


“这件汝窑,存世可能只有这一件,所以是中国历代瓷器文物中最难得一见及最珍贵的国宝,连我们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馆也没有,想不到在马来西亚槟城发现!”
他表示,中国坊间流传一句俗语 “无论你多么富贵,依旧不及拥有一片汝窑瓷”,表达了汝窑瓷器的极高价值与珍贵程度。
“汝窑因其独特的工艺、极为稀有的存世数量以及历史悠久的背景,被视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顶级珍品。”
崔可辉教授表示,此次汝窑宝物在槟城的发现,不仅是对槟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更彰显了槟城在文物传承的卓越水平。
另一件被鉴定出的珍贵文物,是源自宋代的官窑瓷器。

在中国宋代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名窑瓷”之中,排列分别为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为北宋时期专为皇室烧制的御用瓷器,因其严格的烧制标准与独特的审美风格,历来被视为皇室身份的象征,地位仅次于汝窑。
崔可辉教授表示,这件官窑瓷器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玻璃质感,釉色为温润柔和的象牙白,其烧制工艺之精,可与美玉相媲美,堪称宋代瓷器中的上乘之作。
“这件文物的用途可能是分酒器,或是文房四宝中用于倒墨水的器具,其下阔上窄的造型不仅实用美观,更蕴含福禄吉祥的寓意。”
文物鉴定需传统眼学与科学检测双管齐下
亚洲古物检验中心研究员霍雪松指出,他已对这两件珍贵文物取样,并通过DNA元素分析技术从科学角度检测其材质与年代,鉴定结果确认其为宋代真品。

“文物鉴定需传统眼学与科学检测双管齐下,以提升鉴定的准确性,进一步确认其真实年代与产地。”
近年来,汝窑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屡创佳绩,屡破纪录。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来自台湾乐从堂旧藏的北宋汝窑小洗,以2.94亿港元(约合1.63亿令吉)的高价成交,刷新了中国宋代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在“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另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亦以2.08亿港元(约1.15亿令吉)成交,价格同样惊人。即便是两块汝窑瓷片,也能拍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足见汝窑瓷器之珍稀与收藏价值之高。

此次汝窑和官窑的成功鉴定不仅令现场专家与收藏界惊叹,也凸显马来西亚在文物研究、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专业实力与国际接轨的潜力。
有兴趣加入马中文化交流中心,欢迎拨电016-4986 111申请或加微信,入会免费。欲知更多资讯,可关注脸书专页:马中文化交流中心(Malaysia-China Cultural Organisation)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4768920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