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企业家拿督斯里马哈迪峇特鲁所经营的代理公司,涉嫌为诈骗公司招徕生意,在相关投资基金无法再为投资者提供回酬时,他即成为众矢之,遭众人指控。
无论如何,他并没有因此而逃避,在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的按排下,他与众投资者对质,出示文件证明其公司合法代表相关基金公司,并指其代理公司没有克扣投资者的投资款项来作为本身的酬劳。
他甚至披露,本身也是其中一名最大的受害者,投资逾2000万令吉!
除了金钱的损失,马哈迪也指他受到各种恫吓,安全更受到威胁。
马哈迪峇特鲁指出,其公司是于2022年与相关公司签约,正式代表该公司招揽投资者。
他指该公司拥有充足的文件,甚至有国家银行伊斯兰金融相关证书,还有庞大的律师团代表。
因此,在不疑有诈的情况之下,其公司即为该基金招徕投资者,直到去年6月,问题开始浮现。
“当时该基金无法提供投资者投资到期的回酬,情况持续到今年年初。”
在众投资者的压力下,该基金公司进行了一项网上视频会议,但会议只是短短10多分钟且是单向的,只有负责人发言,之后并未允许投资者发言询问即草草结束会议。
马哈迪与众投资者之后决定向警方报案,并寻求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帮助。
许多投资者包括一名妇女诺表示,她们对投资事宜一无所知,惟在知晓该基金有马哈迪的公司加持之下,才决定投资。惟最终她损失了20万令吉。
马哈迪对此感到非常内疚,但他始终与受害者站在一起追讨他们损失的姿态,使他获得投资者的谅解。

共接186人投诉 涉及金额6070万
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总秘书拿督希山慕丁指出,上述可疑的基金为伊斯兰可赎回优先股(iRPS),该组织共接获186人的投诉,涉及金额达6070万令吉。
他促警方援引刑事法典420条文(欺骗)丶刑事法典403条文(不诚实盗用财物)丶409条文(公务员或代理犯下刑事失信)调查此案,勿再将案件移交予国家银行丶证券监督委员会或公司委员会。
约有数十名受害者出席周一(5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有些受害者在发言时气到大拍桌子,也有单亲妈妈无奈流泪,不知未来的日子要如何与孩子们渡过。
玛雅刚毕业,她与家人将父母留给他们的教育费用作投资,希望在读书之余,也有多余的钱应付生活的各种需要,结果损失2万令吉。
另一名单亲妈妈指出,其丈夫留给她与孩子的钱都投资了相关基金,如今她不知该如何生活。
“我已50多岁,没有人愿意聘请我,我还要养活孩子,只好到处求助。”
希山慕丁披露,他与该基金公司董事会晤过,该名拥有“丹斯里”勋衔的董事的确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难怪这么多人进行投资。
“无奈,我只能给他两个选择,一即出来交待一切,一就面对执法当局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