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意志
你是否注意到,街头常见的美食例如椰浆饭、印度煎饼、沙爹,近年来的价格暴涨让人咋舌?曾经几乎人人都能轻松享用的小吃,现在却越来越让人望而却步。
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4年年度消费者物价指数分析报告》,过去13年,马来西亚的通货膨胀率为28.7%。其中,印度煎饼的价格上涨了71.1%,椰浆饭飙升了81.3%,鸡肉沙爹的价格更是暴涨了113.7%。
尽管报告中的整体通胀数据显示物价仍在“可控”范围内,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食品价格的上涨远超官方报告的通胀水平,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面临的生活成本压力更为严峻。
面对食品价格的暴涨,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多项短期措施,如调控商品价格和提供补贴等。统计局指出,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众的眼前困境。例如,政府通过补贴食品价格,帮助低收入群体减轻负担,并通过价格管制稳定了一部分食品的市场价格。2023年,马来西亚的通胀率降至1.8%,低于2022年的2.5%。
然而,尽管短期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压力,但这些政策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过度依赖补贴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平衡。长期来看,甚至可能加剧经济问题。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应对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
首先,短期内,马来西亚应优化补贴政策的精准性,确保补贴能真正帮助到低收入群体,减少资源浪费。中期来看,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能有效降低食品价格波动。此外,政府还应推动本土农业发展,增强本土农产品的供应能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长期而言,马来西亚需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调节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有效抑制食品价格的过度波动,确保物价稳定。
椰浆饭等街头美食价格的上涨,反映了马来西亚经济面临的挑战。通货膨胀、供给链瓶颈,以及政策上的难题,都加剧了食品价格的波动。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短期的价格调控,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才是确保食品价格稳定和民生改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