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日隆(左5)和真如法师带领赞助人鸣锣击鼓,(右1)为本报业务发展暨广告经理陈国雄。
檀香晚晴苑迎来第31周年纪念庆典。工委会主席陈日隆表示,31周年是一个象征“从大旅程碑再出发”的阶段。
他周四檀香晚晴苑第31周年纪念庆典致词时表示,尽管今年是相较去年30周年“大旅程碑”的“小周年纪念”,但仍有不少善信及宾客前来檀香寺,与苑内长者一同欢庆这温馨时刻。

陈日隆说,晚晴苑由檀香基金会创办,自1994年起从一栋位于槟城霍根路(Hogan Road)的双层洋房起步,最初照顾30位长者。
他表示,直到2008年正式注册为福利机构,开放收容孤苦无依的年长者,至今已陪伴超过400名长者走过人生晚年。
他指出,晚晴苑秉持着不分种族宗教的精神持续服务社会,并在2022年搬迁至环境更优的新港山边新址,让长者享有更自然舒适的生活空间。
- Advertisement -
“晚晴苑的日常营运经费,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会大众的捐款。虽然我们也有收取一些低廉费用协助上班族照料年迈父母,但近一半为全额福利个案,因此大众支持至关重要。”
- Advertisement -
他坦言,今年筹委会担心受全球经济挑战与地缘政治影响,筹款成绩不理想,然而最终仍达成目标的70%以上,足见社会各界对晚晴苑的持续信任与关怀。
他深表感激,并呼吁大众不论周年纪念大小,继续支持这项慈善事业,为长者送上温暖。
当天的庆典上,本报业务发展暨广告经理陈国雄受邀出席,而前来参加的不仅有来自檀香晚晴苑的老战友,还有其他乐龄之家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