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董事林彩仙(右4)率团拜访本报,左起为王宏凯、张书荣、庄礼泽、林星发、李兴前、林松荣、李幸娟和庄达川。
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董事林彩仙率团亲临《光华日报》总社拜访交流,受到本报总经理准拿督李兴前、署理总经理林星发、总编辑林松荣等人的热烈欢迎。此次拜访旨在推介该会将于9月3日在槟城举行的第3届国际汉旺论坛,以“全球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为主题,探讨当前最热门的创新议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汉旺论坛以“防灾减灾、重建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多年来通过民间对外交流活动,持续向全球推广。论坛整合和集聚世界各界精英和资源,寻求解决当下问题的答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论坛内容涵盖国际、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学六大板块,为不同专业和文化背景的学者、青年和企业家搭建跨界沟通和思维共创的桥梁。

迄今为止,汉旺论坛已吸引了来自联合国、欧盟及欧美亚非和港澳台地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领导、皇室成员、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等2000多位代表出席。
该会荣誉理事李幸娟表示,为推动绿色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特别在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下创办了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旨在文化方面凝聚共识。她指出,槟城华人众多,汇聚了许多善的力量,而世界最需要的正是信任、友谊、和平、共建与发展。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日益多样化。此次拜访槟城,邀请各领域的达人、专家智库出席论坛,希望在未来的五年、十年中,共同凝聚亚洲和华人的力量。”李幸娟说。
“我们明白在中国政治出海的战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合作及共创的机会。面向全球,我们拥有全球伙伴关系,等同于联合国的咨商单位。目前,我们已完成品牌建设,希望未来能汇聚更多好人好事在好平台上,持续发光。”她补充道。

李兴前透露,本报曾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筹集了400万令吉救灾基金送往当地;2019年新冠疫情时再度筹集了200多万令吉送往武汉,这就是媒体的力量。
“本报能够动员如此多的力量,表明我们与社会关系非常融洽。除了办报,我们也高度重视社会责任,不辜负孙中山先生所坚持的‘天下为公’的精神。114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好事,保持正能量,逐渐获得了民间的支持,善有善报。本报在中国的曝光率也不断扩大,经常接待来自中国的商务团和媒体团,证明我们在华人社会拥有广泛的人脉。”李兴前说道。
与会者包括Arete Capital Asia执行董事—投资张书荣、迈进国权资本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宏凯、汉旺论坛财政小组组长庄达川、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马来西亚理事单位负责人暨汉旺论坛总务庄礼泽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