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峇央峇鲁巴刹第一阶段翻新工程竣工,鱼贩将于6月27日正式营业。
报道:洪玉璇 摄影:陈启新
峇央峇鲁湿巴刹翻新后焕然一新,但由于巴刹入口处地砖铺设未完善,入口处旁堆积的垃圾也还未清理,34档鱼贩推迟迁入翻新后的湿巴刹营业。小贩们预计将于26日下午搬回原址,并于27日正式营业。
目前被安置在临时摊摆卖的峇央峇鲁巴刹卖鱼贩原安排在6月23日起陆续迁入翻新后的巴刹,并于25日(今日)正式营业。

不过,该巴刹公会主席陈建𣚦今日受询时表示,因为新巴刹入口处的地砖还没有铺好,入口处旁堆积的垃圾也还未清理。因此,等承包商于25日下午完成善后工作后,34档的鱼贩将于26日下午才会搬入新巴刹内,并于27日正式营业。
他接受《光华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峇央峇鲁区国会议员沈志勤一早就来巡视新巴刹,并表示会通知承包商完成善后工作。至于临时摊的路段凹凸不平,积水问题,他说,据知市政厅会在小贩们迁离后进行修补。
陈建𣚦说,在巴刹翻新启用后,希望小贩们照顾好新巴刹的清洁卫生。如果使用过后,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会再跟进和向槟岛市政厅提出。至于巴刹翻新后的营业时间,将从清晨5时至中午12时。

峇央峇鲁巴刹翻新工程总耗资120万令吉,分别由槟岛市政厅拨款90万令吉,其余30万令吉则由沈志勤选区拨款。
工程于去年3月8日进行,在耗时15个月后,第一阶段翻新工程终于竣工,目前湿巴刹焕然一新。
沈志勤:换新貌提升竞争力
给顾客干净舒适购物体验
峇央峇鲁区国会议员沈志勤周二一早也到翻新后的湿巴刹巡视,他在脸书撰文表示,这项耗资120万令吉的工程,主要是帮助巴刹换新貌,提高巴刹的竞争力。

他也拍成视频上载到面书专页。他说,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去超市或霸级市场,希望随着巴刹的提升,变得更清洁、舒适和安全,可以吸引更多人去巴刹买菜,毕竟,很多小贩都是靠着巴刹的生意求生计,养家糊口。
他说,在提升工程前,卖鱼的湿巴刹地面上又湿又滑,在提升后升级为“干”巴刹,对于顾客来说,它将是干净、舒适和安全的,让顾客有更舒适的购物体验。

他呼吁人们回到该巴刹采购,因为巴刹内的每个摊位都是独一无二,而且客户服务是最好的,他希望该巴刹能够与霸级市场竞争。
他也说,每个巴刹的摊位都代表一个家庭,所以希望大家支持峇央峇鲁巴刹,踊跃光顾峇央峇鲁巴刹。
满意巴刹翻新设计
鱼贩邱炎合(50岁)表示,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搬回原址营业,当然高兴,也对巴刹翻新后的设计感到满意。

他说,之前的临时摊空间小,路段不平又积水,经常发出异味,所以导致很多顾客都不来光顾。希望鱼贩迁回原址营业后,有更舒适的环境,顾客们可以回流。
谈到巴刹的新条规,他举例说,第一是小贩们不能再随便吊挂东西,例如塑料袋,要保持巴刹的整体美观;二、小贩们不可以越界摆放一些水桶或箱子,避免阻碍通道;三、小贩不可以随便倒鱼水,导致巴刹潮湿发臭。
担心应付高额水费
鱼贩林咏翰(30岁)表示,明天就可以搬回原址营业,当然是高兴。但是,也有一些担心,因为每天切鱼、刮鱼鳞、清洗等都需要用到水,用水量比较多,担心要应付高额的水费。

他说,在临时摊之前,每月的水费大概是百多令吉,在临时摊的水费则大概是每月30多令吉。
至于搬运方面,他说,主要是清理临时摊的东西,因为新巴刹的空间有限,很多的盛器都用不上,需要搬走。至于一些新巴刹必须遵守的条规,需要慢慢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