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瑚白化示意图。(来自网络)
大马渔业局证实,由于海面温度上升,我国珊瑚礁正面临大规模珊瑚白化现象。
渔业局文告指出,这是通过当地非政府组织、潜水经营者和潜水员提供的援助及报告,以及非政府组织及当地研究人员进行珊瑚白化检测发现的。
由于超过50%珊瑚礁受影响,渔业局在密切监督数个岛屿海洋公园,而根据4月至6月的调查,出现珊瑚白化现象的地区包括吉打芭雅岛、登嘉楼停泊岛、热浪岛及天鹅岛,以及彭亨刁曼岛和柔佛柏芒吉岛。
大部分受影响的珊瑚礁位于水深不足10公尺的浅水区,渔业局和各方在密切监督有关地区,以侦测白化情况的变化。
珊瑚白化是珊瑚对环境压力的自然反应,导致珊瑚变白及出现“白化”的外观,而大规模白化则指由于海水温度长期高于正常年均温度,造成大范围多种珊瑚物种出现大规模白化。
文告提到,渔业局也与沙巴、砂拉越、当地研究员及非政府组织合作,成立马来西亚珊瑚白化应对委员会(MCBRC),以收集信息及采取行动应对珊瑚白化。
“如果白化程度超过80%,进一步的管理干预措施可能包括暂时限制进入受影响的珊瑚礁区,以保护受影响的珊瑚。”
“尽管如此,渔业局向所有利益相关方保证,将尽可能减少这些可能干扰旅游活动的管理干预措施。这是为了减轻已经受损的珊瑚礁所承受的压力,以确保未来海洋生物的生存。”
此外,渔业局也促请各方通报任何珊瑚白化现象,并号召公众参与,协助减小珊瑚白化的影响。
岛屿海洋公园旅游业者也受鼓励控制参与水上娱乐活动的游客数量,以减少对珊瑚礁的压力,同时游客应避免与珊瑚任何物理接触,减少一次塑料的使用及妥善处理垃圾。
文告指出,白化珊瑚恢复过程可能需要几周到几个月时间,监督工作将持续进行。
“已经制定行动计划,一旦有更多信息将发布。”
该局解释,珊瑚礁的经济和生态重要性,它们为三分之一的海洋物种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地场所。根据该局研究,海洋公园经济价值主要来自于珊瑚礁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创造87亿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