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佐哈里提醒,我国早在2022年起,政府已严禁对棕油使用歧视性标签。
便利店贩售印有“无棕油”(No Palm Oil) 标签冰淇淋遭对付,种植及原产业部促国内零售业者守法,勿售卖印有歧视性字样的“无棕油”标签商品。
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斯里佐哈里提醒,我国是全球第二大主要棕油生产国,早在2022年起政府已严禁对棕油使用歧视性标签。
他警告,若商家销售印有“无棕油”(no pail oil)或“不含棕油”(pail oil free) 标签商品,恐面对最高25万令吉的罚款或监禁不超过5年。
“根据《2022年商品说明条例》,零售商、批发商、进口商印有歧视性字眼标签的商品,一旦罪成最高可罚款25万令吉或坐牢不超过5年。”
“除了我国,印尼作为全球主要棕榈油生产国,也早在2019年颁布相关禁令。”
“虽然我国有法令严禁商品印有‘无棕油‘标签,但似乎全部人都不重视,因此执法就极为重要,能够提高社会的醒觉。”
佐哈里也是巫统副主席。他今日(3日)在出席巫统最高理事会议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种植及原产业部支持内贸部对贩售印有“无棕油”标签商品的商家采取行动。
他补充,棕油是我国主要的原产品,棕油业为我国提供近100万个就业机会,去年棕油出口总额达到1020亿令吉。
“切记,我国的油棕园总面积达到570万公顷,其中73%由大集团控制,其余27%是小园主。”
“因此,我在内阁会议上已表明全力支持内贸部积极执法。“
他也说,由于西方国家不了解因而批评棕油产品,但无法容忍进口我国的商品,竟印有歧视性的“无棕油“标签。
“这就是执法的目的,其实我国的法律允许对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等,采取严厉行动。”
他也建议,执法单位除了在入境处,也必须对商家及业者采取行动,确保国内没有销售任何“无棕油”商品。
佐哈里也表示,根据该部了解,这类“无棕油”标签商品是从国外进口至我国,再分配到我国的高端超市销售。
“其实,我国欢迎任何食用油入口至我国,无论是葵花籽油、菜籽油等,我们从未歧视。但,为何要歧视棕油?”
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周四(2日)突击检查布城第3区的一家便利店,充公一批包装上注明“无棕油”的冰淇淋。
内贸部长拿督阿米占表示,执法人员是在接获投诉后,在昨天下午突击检查相关便利店,找到一批标签“无棕油”的各种口味冰淇淋。
“这些冰淇淋总额897令吉60仙,已经被扣查以作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