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袁福翔
拥有逾百年历史的双溪大年旧医院路墓地,由华团联合会在今年开始接管后,已经从原本杂草丛生、一片阴沉沉的情景变得更整齐,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古墓也重见天日。
这些历史悠久的坟墓中,很多墓穴因为许久没有后裔前来扫墓清理,不但墓碑的字迹脱落无法考究,部分墓穴只可以看到一小块的石碑,有一些更严重的是,被大树树根破坏坟墓结构。

其中一个墓穴只剩下一个小小的石碑。
双溪大年华团联合会主席杨金福指出,根据该会与马来西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的《双溪大年华社史》小组考察结果,这块占地约9英亩的华人墓地,在双溪大年还没有开发前,即政府还未开辟旧医院路之前,连同对路的印裔坟地,是由一名华裔先贤献地后,作为墓地的用途。
“这2座墓地,相信是后来道路开发后一分为二,部分墓穴就在道路旁。”

他不排除,旧医院路的路段上,可能也有墓穴在内,不过,这些都已经无从考究。
他说,该会为了缅怀先人,向州政府建议管理这片墓地,希望重新清理这片墓地并重新规划后,让先贤得以安息。

他周四(21日)在正巡山李水然、理事林伯义及执行秘书张瑞强陪同下,前往该墓地巡视并了解清理墓地的最新进展受询时,如是指出。
他说,该会经议决重新整理该墓地,同时交由承包商进行清理工作,初期的清理费已经花了2万多令吉。

“清明节扫墓活动周五开始,我们将会继续展开清理工作,同时在每一个墓穴贴上编号,希望有后裔前来扫墓时再把这些墓穴的资料记录下来。”
他指出,该会不会向后裔收取任何管理费,欢迎后裔前来扫墓,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墓地的清洁。

李水然受询时指出,该墓地估计拥有大约500个墓穴,最古老的墓穴应该是末代清朝宣统年(1908年),其中也有印裔及非华裔的墓穴。
“这里每年都会有一些后裔前来扫墓,不过数量不多,因此,相信在民众开始扫墓时,也不会出现交通问题。”

他说,承包商经过几个星期的清理工作后,已经将大部分的枯树及杂草清除,同时也在墓地后面开了一条道路,后裔前来扫墓时可以经过该路段,并将车辆停在墓地后。
该墓地旁边就是苏丹阿都哈林旧医院太平间,从旧太平间旁边的小路,可以进入该墓地。过去,后裔都是将车辆停放在旧医院路的路旁,非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