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兆福(中):内阁已经同意恢复沿海贸易政策豁免权,以促进国内的数码经济发展。
交通部长陆兆福宣布,内阁已经同意恢复沿海贸易政策豁免权,以促进国内的数码经济发展。
他说,交通部今日向内阁提呈了两份备忘录,包括沿海贸易政策的落实方向,以及扩大柔佛迪沙鲁港口的限制。
他表示,在沿海贸易政策课题上,政府同意恢复对进行海底电缆维修工作的外国船只落实豁免权,以让他们可以进入我国海域。
他指出,这项决定对于吸引数据中心领域的外资来我国投资,这对我国数码经济发展极为重要。
陆兆福今日(3月1日)出席内阁会议后,在部门召开记者会,宣布这项消息。
他说,政府是在跟国际资讯技术巨头公司进行了系列的讨论后,才做出这项决定,这也证明了昌明政府所实行的政策有利于投资者。
外国船只维修海底电缆的沿海贸易政策豁免权,是在2020年被时任政府撤销,当时引起了行动党的强烈反对,认为这将导致我国面损失。
另一方面,陆兆福表示,内阁也同意重新对西马半岛进入砂拉越的货柜船只服务,落实沿海贸易政策。
“这项举措是在砂拉越政府的要求下执行,以支持当地船业的发展。”
他指出,当地船业自2017年6月1日开始落实豁免沿海贸易政策后,便受到了影响。
“砂拉越的船业领域非常大,当中包括了维修及保养船只的企业。在这之前,砂拉越有12家活跃的船业业者,但在落实了豁免政策后,目前仅剩下5家活跃的船业业者。”
无论如何,他表示,西马半岛往沙巴和纳闽的货柜船仍维持原有的政策,而这是沙巴政府的决定。
陆兆福指出,基于安全考量,所有在马来西亚海域进行货柜服务的本地及外国船只,必须申请国内船运执照(DSL),而业者可以透过网上进行申请,整个程序只需3天的时间。
他强调,所有来自海外港口的外国船只,仍可直接在沙巴、砂拉越和纳闽任何码头靠港,以进行进出口货物运输。
此外,他表示,由于巴生港口目前的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达到600万个,因此交通部在90年代推广将巴生港口打造成为全国唯一装载中心的政策,已不适用。
因此他表示,船只公司可依据商业决定,选择在我国任何一座码头停靠。
他说,随着内阁今日的决定,交通部将着手进行宪报颁布程序,详细的落实日期容后公布。
针对今日提呈的另一项备忘录,陆兆福表示,内阁原则上同意扩大迪沙鲁港口的区域限制,但详细的情况则有待国家安全理事会进行研究后再做决定。
他说,这是为了对非法停靠的船只进行更严厉的管制,以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