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为十八丁佛教会会所联合剪彩开幕,右起是马亚泉、张炳坤、马华坪、开国法师、慧进法师、日贤法师及邱金明,左起是林兴财、陈会、黄勇信、陈光辉、黄嫒香及慧旭法师。
耗资近百万令吉的太平十八丁佛教会新会所,今日(16日)隆重举行会落成开幕庆典、佛像开光和庆祝创会20周年银禧庆典,除邀请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特别助理邱金明代表)联合开幕外,也获得来自各地的法师长老,居士大德参与,场面庄严,并为该会的发展史页写下另一个光辉的记载。
马华坪:致力推动文化福利
该会会长马华坪在仪式上致词时强调,该会将会致力推动文化福利,并乐意的和各单位机构,同心合力推动文化艺术,让佛教会不局限在传统拜拜的场所,而是信仰教育,文化福利,一起进行的十方道场。
他指出,该会于2003年因缘成熟,在举办了2年的佛陀日浴佛大会后草创成立十八丁佛教义工,为组织十八丁佛教会打下根基,过后该会租了一间会所,经过15年后,才购下现有的地段并兴建会所。
他表示,随着拥有新会所,在未来的核心,该会将着重在弘法办教育,常转法轮让佛法得以永续走入人间,实现人间佛教,更会运用现代科技弘法办教育,实践佛教现代化,也推动佛教生活化,以便让佛法走融入日常生活中,而非仅局限在寺院或佛教会而已。
邱金明:多元种族不相互尊重是大灾难
邱金明在致词时也说,团结政府推动昌明大马的理念,提倡互相尊重重要精神,多元种族若不懂相互尊重,将会是一个大灾难。
他指出,如果政治人物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煽风点火,要以政治力量去强行打压及干预他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甚至是衣著,这将造成社会不和谐,对国家的发展也没有好处。
他表示,政府向来注重各族间的相互尊重,但在过去60年来,一些政治人物都互相不尊重,要加以纠正也不能一蹴而就,盼未来这种情况能加以改善,让国家正面发展,并赞扬佛教团体在疫情期间,给予各族协助,这也可让各族进一步认识及接触佛教,或其他的宗教。
他说,政府通过团结部拨款给非穆斯林团体,作为宗教发展用途,冀佛教团体能提出申请,以便作出更多的教育及慈善工作。
日贤长老:佛教须在生活上落实与体会
开光法师槟城善现精舍住持日贤长老指出,佛教须在生活上落实与体会,故成立佛教道场,是为了遵循佛陀的教导,提供整体的教育体系,当中包括了佛教教育、修持、弘法及推动佛教文化等。
他也说,佛陀的教法所普及的,是每一个年龄层,无论是小孩、青少年、中老年都适合学习、而在学习过程中,身心思想都会获得很大的利益。
他表示,故在推动佛教的教育和活动,都须注入各种不同的元素,才能附合大众的要求,进而切实地让学习者获益。
长老也指出,佛教的教育,并非是一个课程,也非是一项技艺或专科,而是一门道德准则的认知,也是至善的思想与行为,它能升华信众的精神生活,达到一个最圆满的境界–成佛。
他表示,佛教的道场,除推动教育外,也延续和发挥菩萨的精神即慈悲,慈悲代表了佛教,而身为佛教工作者,也须具有慈悲的精神与态度。
马佛青总会全国理事黄勇信博士指出,马佛青正在积极推广第八个6年计划的三大方向,即培训系统化、佛教社区化和弘法科技化,成为马佛青会员团体和其他正信佛教组织的参考。
他表示,在这个选择众多的年代,若能提供系统化的培训予各年龄层人士,可让他们看清学佛和服务除了累计资粮和福业,也能够带给自身和群体运作能力、见识、态度和格局上的提升,认清修行和护持佛教的价值。
他也说,佛教社区化则是提醒佛教组织与当地、全国甚至国际接轨的重要性,以确保组织的运作、活动和带来的价值与时代的变化、趋势和需求保持相关性。
他指出,马佛青会在这一块继续努力耕耘,让大家能够一起参与符合时代的学习、体验和进步,尤其是开拓国际视野和世界观的努力,不管是青年、领导层、佛学版老师等各岗位都能受用。

他强调,在弘法科技化方面,佛教组织除让熟悉科技的青年善用科技提升效率、链接和佛法传播的方位,也可作为其他年龄层接触和学习科技的桥梁,让佛教组织成为一个共修共学共进步的平台。
十八丁村长黄嫒香也受邀出席观礼。该会喜庆不忘教育,拨出3800令吉作为奖助学金,其中10名获得清寒基金,另20位则获得成绩优异奖金,增添庆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