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四川巴中市南江县新发现的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当地村民信众以“还愿”为由用颜料涂抹“毁容”。
摩崖造像是在山壁上雕刻出的佛教塑像,大多是以群組形式出現,在許多石窟中可以見到。
上游新闻报导,记者14日从当地文保部门获悉,该处造像是2021年才发现,还未纳入文保单位,虽然设有监控和大棚保护,但因地处偏远,发现情况时已来不及制止,目前正在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尽力修复恢复原貌。
根据相关考古调查报告,该处造像系2021年新发现,2022年2月,专家调查后的报告指出:“摩崖造像罕见地始凿于北魏晚期,在初唐、武周和中晚唐又有续凿。”
- Advertisement -
- Advertisement -
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巴中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涂抹造像的“都是些七八十岁的老太爷,说是为了给菩萨还愿,我们也不好处理,只有批评教育,目前正在研究下一步怎么处理。”
对于造像能否恢复原貌,工作人员表示,涂抹造像的颜料主要是丙烯类,目前已经邀请相关专家论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我们也会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也通过媒体呼吁大家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珍贵石窟佛像被“浓妆艳抹”,近年来,中国各地类似事情时有发生。2018年8月,四川资阳市安岳县封门寺石窟佛像遭遇油漆重绘、水泥修补事件被网友曝光,引起了热议。经四川省文物局现场核查,发现当地有13处文物点确实存在佛像被“妆彩重塑、不当维修”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发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