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汇报创刊75周年庆祝仪式9月27日在湾仔会展中心举行。图为主礼嘉宾主持庆祝仪式。
金秋九月,天朗气清,香港文汇报迎来创刊75周年。 9月27日,香港文汇报创刊75周年庆祝仪式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署理特派员潘云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卢新宁、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叶刘淑仪、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局长邓建伟等主礼,香港社会各界包括政商界、新闻文化界等近千人出席,共襄盛举。
李家超致辞时祝愿香港文汇报报业兴隆,继续以健笔镌刻祖国和香港故事。郑雁雄致辞时强调把握香港新机遇,彰显传媒新担当,肯定香港文汇报勇担传媒之责、勇发正义之声。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兼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大公报社社长李大宏致辞时则表示,香港文汇报创刊七十五年来始终是祖国伟大成就的记录者,是国家重大政策的传播者。

郑雁雄:携手书写新的“逢变则兴”香江传奇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出席香港文汇报创刊75周年庆祝仪式并致辞。他对香港文汇报创刊75周年表示祝贺,肯定文汇报75年来与时代同步伐、与香港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尤其是近年来勇担传媒之责、勇发正义之声,有效汇聚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稳定的民心民意,为推动香港进入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发挥了积极作用。
郑雁雄指出,十年前的9月1日,习近平主席为香港文汇报创刊65周年致贺信,去年6月12日又给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发来贺信,提出“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为精彩的时代篇章”的殷切期望。这充分体现了习主席和中央对香港“一国两制”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的关心厚爱,也是在国家新征程、香港新阶段的关键节点,对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为代表的所有爱国爱港传媒赓续爱国传统、紧扣时代脉动,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国家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充分肯定和进一步勉励。
分享三点体会和希望
他表示,把习主席的殷殷嘱托变为现实,离不开香港传媒界尤其是主流媒体的全面参与、挺膺担当。为此,郑雁雄提出三点体会和希望,与大家分享:
第一,始终坚守爱国阵地,在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彰显主流媒体担当。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香港传媒界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新征程新阶段,希望香港传媒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为己任,以香港繁荣稳定和市民幸福安乐为目标,继续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多从国家实实在在的发展成就中发掘新闻富矿,多用老百姓自信的笑脸解码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叙事中,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同时,善用香港这个“世界之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认同中国。
第二,不断凝聚发展共识,在促进香港由治及兴中彰显主流媒体担当。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拥有“一国两制”、法治环境、多元文化等诸多独特优势,只要聚精会神谋发展,由治及兴指日可待。新征程新阶段,希望香港传媒界弘扬专业精神、强化社会责任,以自身优势凝聚全社会主流共识,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走出“泛政治化”漩涡,不断巩固“治”的局面;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推动香港坚定走好国际化道路、坚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激发“兴”的动能;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家和万事兴”,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减少争拗和内耗,多发建设性声音,最大限度拓宽爱国爱港阵营覆盖面,积极争取广大市民和国际友人对“一国两制”事业的认同和支持。
第三,着力塑造拼搏精神,在驾驭“变数”、实现“着数”中彰显主流媒体担当。香港同胞具有敏锐捕捉商机、敢拼善战能赢的精神特质,善用危机与变局、不畏冒险与竞争,这是香港能从一个小渔村蜕变成国际大都市的关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相演进,香港再次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新征程新阶段,希望香港传媒界发挥好嗅觉敏锐的特点,讲好世纪机遇,讲好香港优势,讲好未来前景,引导社会各界抢抓窗口期,加快谋发展;发挥好引领思潮的特点,激发香港同胞的应变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在变局中育新机开新局;发挥好开放包容的特点,团结一切建设香港的积极力量,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携手书写新的“逢变则兴”香江传奇。

李家超:续以健笔镌刻祖国和香港故事
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香港文汇报创刊75周年庆祝仪式并致辞。他首先祝愿文汇报报业兴隆,继续以健笔镌刻祖国和香港故事。他表示,香港文汇报秉持“文以载道,汇则兴邦”的理念,坚守爱国爱港的初心,报道内容丰富广泛,紧贴民情民意,评论中肯、独到,也是他和执政团队了解市民所思所想的重要渠道。他并期待香港文汇报继续担当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桥梁,切实反映民意,发挥影响力,传达正能量,携手共建更美好的香港。
李家超在致辞中赞扬,香港文汇报秉持“文以载道,汇则兴邦”的理念,坚守爱国爱港的初心,不但促进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信息交流,更积极组织海外华文媒体,提升华文传媒的话语权。
他说:“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容丰富广泛,紧贴民情民意,分析条理分明,评论中肯、独到,是我和团队了解市民所思所想的重要渠道,也为我们制订政策带来启发和灵感。 ”
他又指,香港文汇报一直发挥所长,以秀丽的文笔、多元的图像,通过线上和线下媒体,把香港的好故事、大湾区的好故事、国家的好故事,一一传递给本地和海内外的华文读者。
李家超特别提到香港文汇报关于中央公布的“河套规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的报道,是说好国家政策和香港发展故事的生动例子。
香港充满希望机遇 媒体绝佳报道题材
他说:“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新征程上,政府全力做好、做强香港连通内地与国际的’双门户’角色,通过深化与内地省市在经贸、金融、创科、文艺等多方面的合作,主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强化国际竞争力。”
李家超说,未来的香港充满着希望和机遇,是新闻媒体笔下绝佳的报道题材。相信香港文汇报将继续与特区政府同行,以翔实、持平的报道,让世界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国家和香港的发展前景,推动建立互信共赢的合作关系。 “我期待香港文汇报继续担当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桥梁,切实反映民意,发挥影响力,传达正能量,大家一起携手共建更美好的香港。”

李大宏:关顾市民喜忧 展现人文大报情怀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兼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大公报社社长李大宏在香港文汇报创刊75周年庆祝仪式上致辞时表示,香港文汇报创刊七十五年来,始终是祖国伟大成就的记录者,是国家重大政策的传播者,在促进两地相互了解与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成为香港这个多元社会里响亮的爱国爱港之声。
李大宏表示,七十五年前,香港文汇报迎着共和国诞生的曙光,在和祖国永远血脉相连的香港创刊,秉持的是对伟大祖国的忠诚、对美丽香港的热爱。七十五年来,香港文汇报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离不开一代代文汇人的敬业奉献,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包容厚爱,特别是在香港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时期,一大批爱国爱港之士为香港文汇报加油鼓劲,一路同心同行。在此,他代表香港文汇报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他说,七十五年来,香港文汇报始终以社会责任为依归,时刻关注和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时刻关顾市民的喜忧与福祉,展现了一份人文大报的使命与情怀。七十五年来,香港文汇报在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道路上,不曾有丝毫懈怠。从纸与笔、铅与火,到光与电、智与云,香港文汇报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主动作为,求新求变,形成了全媒体、多平台、多元化、立体式的传播格局,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当好中央声音“金话筒” 助力香港缔造良政善治
李大宏表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香港发展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站在世界变局、国家大局、香港新局相互交织的重要节点上,光荣与梦想相伴,责任与期待在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爱国爱港媒体大有作为、传媒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他说,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解读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举措,当好中央声音的“金话筒”;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为发展凝聚共识,助力香港缔造良政善治,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为特区政府最可靠的“同路人”;我们将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深厚情怀,贴近基层,深入社区,关注市民的幸福安康,努力成为市民大众最忠实的朋友;我们将继续讴歌良善,颂扬美好,致力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宣导者与守护者;我们将锐意创新发展,通过打通内部资源的采编融合、整合爱国爱港力量的联动融合、突破单纯新闻业务的跨圈融合,努力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排头兵”;我们要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舆论腹地的独特优势,善用国际话语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为突破我国国际话语权开辟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