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邝汉光:生命线协会创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千里一线牵,帮助在耳边”的理念,免费提供电话辅导及多元辅导服务,拯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
迈入30年周年的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宣布,上周该会终于获通讯及数码部批准,将启动一个全新的热线号码15995(要我!救救我!),惟有关热线目前仍在筹划中,尚未确定运作时间。
大马生命线协会会长钟琍玟表示,新热线号码15995,将有助于生命线协会大大提升求助电话号码的推广,让大众更容易获得求助;惟目前,该会仍维持使用现有的热线号码,即03-42657995。
与此同时,她也宣布,生命线协会将在2025年,在全国落实24小时辅导热线服务,并设立一个全国通用、去中心化,并整合其他辅导平台的24小时热线和危机支援系统。”
她说,为了让这项计划能顺利进行,生命线在筹募200万令吉的运作经费,目前已筹得170万令吉,尚欠30万令吉。

钟琍玟续指,过去30年,生命线一直致力于自杀防治工作,从开始时只有20名义工,到今天有220名义工,每一位都是义务为社会造福祉。
此外,她也宣布另一项好消息是,在国际生命线及国际生命线台湾总会的推举下,马来西亚生命线将首次在2025年举办亚太区电话咨询峰会(APTCC)。
她表示,该会很荣幸可以举办这类型的国际活动,并感到十分骄傲。
她今日(28日)中午,在吉隆坡冼都王岳海大礼堂HGH会议中心举办的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95自觉月暨30周年感恩会庆慈善午宴上,发表以上谈话。
此外,大马生命线协会永久名誉会长兼富贵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邝汉光致词时说,生命线协会创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千里一线牵,帮助在耳边”的理念,免费提供电话辅导及多元辅导服务,拯救了无数宝贵的生命。

他说,根据马来西亚心理健康问题的统计数据, 大部分正在遭受着抑郁情绪困扰的人士都来自于B40群体。
他表示,每8位青少年里,就有一人正在经历心理健康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每3位成年人里,就有一位正在与心理疾病抗争。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更不能忽略心理健康的主要性。尤其是年轻一代,专注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往往让我们忘了心理的真正需求。”
生命线协会今日的午宴,原定筹款目标尚缺30万令吉,但大会在午宴结束后即捎来好消息,指现场共筹得13万7000令吉,加上早前筹获的170万令吉,一共是筹得180万令吉。
当中的100万令吉,是由邝汉光捐献。在邝汉光“一对一”的捐款下,总共筹得的善款是260万令吉。
出席嘉宾包括富贵爱心基金会副董事长陈健发、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兼生命线协会永久名誉会长拿督王鸿财、生命线协会永久名誉会长胡相华夫妇、柯保合、拿汀斯里郑慧婷、陈秋香、丹斯里施丰代表拿督翁隆秋、国际生命线台湾总会总会长陈宗圣以及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政治秘书李祥福等。
蔡持兴:疫后自杀意念个案增加 甚有年轻化趋势
大马生命线协会署理会长蔡持兴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该会发现拥有自杀意念的个案越来越多,甚至有年轻化的趋势。
他表示,根据我国2021年的数据显示,在1708宗自杀个案里面,年龄介于15至18岁的青少年便占了51%的个案。
“这非常令人担忧的,随着生命线接到的求助电话次数越来越多,落实24小时电话辅导服务的必要性已经迫在眉睫。”
他今日(28日)在马来西亚生命线协会95自觉月暨30周年感恩会庆慈善午宴上,发表以上谈话。
蔡持兴指,为了早日落实计划,该会需要完善的接线系统和拥有足够合格的接线义工及督导。
“我们对于义工的服务品质非常严格,每个义工都需要经过3年的培训、见习和实习,而督导则需要至少8年的时间培训。”
他指,接下来,会逐步聘请一些全职辅导员和督导,以确保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能落实。
此外,蔡持兴说,从10月份开始,生命线从周一至五每天13个小时连续服务时间,也会于下个星期五晚上开始进行夜间10时30分至凌晨1时30分小夜班服务试跑。
“这能够把我们原有的服务时数,从每周41小时提高30小时,至每周7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