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将步入成年的少男少女下跪为父母敬茶,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15名少男少女参与潮州习俗“出花园”成人礼,他们在仪式上除了洗花水、喝猪肚汤外,也穿红木屐、祭拜公婆神、咬鸡头及坐大位,并下跪敬茶感谢父母恩。
槟榔屿潮州会馆青年团周日(3日)早上在该会馆首办“出花园”成人礼,分别有7少女及8少男参与此仪式,他们在双亲见证下正式迈入少年期,场面壮观又温馨。

这场活动也是由马潮联青主催,北马潮青联谊会承办及槟榔屿潮州会馆妇女组协办。
少男少女们不仅下跪敬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也藉此拥抱父母及说心里话,更有父母因此落泪,场面温馨又催泪。
—————————


槟榔屿潮州会馆出花园工委会主席黄晟嘉致词时坦言,“出花园”这类潮州文化习俗已经逐渐被淡忘了,作为该会馆青年团承载着保留及传承潮人文化的使命,希望习俗能代代相传。
他解释,“出花园”是潮汕独有的成人礼习俗,潮州人认为未成年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只要孩童到了虚岁15岁,父母得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象征孩子已经走出花园,从此必须承担成年人的责任。
“即将成为成人的花童,要换上红色新衣裳、脚踩红木屐、拜别守护着花童的公婆母,寓意走出花园长大成人,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
他说,“出花园”还涵盖传统文化的“孝悌”及“感恩”,意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感谢他们15年来的循循善诱和养育之恩。


槟榔屿潮州会馆主席拿督斯里黄智绪表示,“出花园”仪式意味着成年要承担更多责任,为自身选择及行为负责任。
“成年后面对世界,不论遇到任何挑战,都要坚定自身信念,不断学习,勇往前行。成年并不仅仅是法定的标志,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为自身行为负责之余,也要为社会负责。”
他说,“出花园”一般选在农历三、五、七月,即是大自然万物蓬勃生长季节。花童将在浸有12种鲜花水中沐浴,象征洗涤过去,迎接崭新的开始。

“穿戴新衣裳及红木屐,寓意着迎接成年的礼服,承载着家人的期望。此外,花童们祭神,向神明表达敬意,祈求神明庇佑指引。”
“青少年还将拜别床脚下的公婆神,象征脱离亲情庇护,迎接独立生活的挑战。而扔掉香炉碗,象征告别童年。他们将品尝甜菜汤圆和象征长寿的面条。”
出席者包括该会馆顾问拿督斯里林嘉水、马潮联青中委代表国际事务局主任张创明、北马潮青联谊会代表副主席陈昶集、该会馆总务黄慧雄、青年团长锺维镔、妇女组主任拿汀黄伟姗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