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艘075两栖攻击舰由沪东造船厂建造。
一张中美造舰能力的对比图,近日在互联网流传。该图以夸张的数据对比,显示中国的造舰能力是美国的232倍。美国军事网站“战区”引述美国海军的声明表示,该图的确是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制作PPT,目的是呼吁美国国会议员及民众关注中美两国在造船能力和海军总规模方面令人担忧的“差距”。
“战区”根据美国海军的数据报道表示,中国造船厂的产能是2325万吨,而美国则不足10万吨,中国是美国的232倍。在这样情况下,在海军总吨位方面,2020年中国海军总吨位在250万吨左右,预计2040年将接近500万吨,而美国海军到时将接近600万吨。
此外,海军生产占全国造船总收入的百分比,中国这一比例为70%,而美国则是95%;中国占据全球40%的造船市场份额,有超过75家“显要”的造船厂,其中20家可以支持海军建设项目,有超过50个可以建造航母的干船坞。
“战区”评论称,美国的造船能力在冷战结束前就在下降,但在冷战结束后萎缩得更厉害。现在,它正处于一个特别低的水平。
这张PPT还包括美国海军和中国海军“作战力量”的预计规模。报告称,截至2020年,中国海军拥有355艘战斗舰艇,美国海军拥有296艘。到2035年,中国将获得475艘“战斗舰艇”,而美国仅有305艘至317人艘,中美之间的差距将大幅扩大。
“战区”评论称,就舰艇总数而言,中国海军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尽管外界经常争论中国的“战斗舰艇”是否会因为中美之间的定义不同导致高估或者低估,但当下中国海军且正在稳步获得更现代化、更有能力的新型舰艇,包括不断壮大的航空母舰舰队。
美国海军证实,这张PPT是由海军情报办公室从多个公共来源开发的,作为战略竞争总体简报的一部分,PPT提供了中国造船能力的背景和趋势。
“战区”表示,这些PPT似乎是海军情报办公室为美国国会议员准备的一份更大的简报中的一部分,该简报呼吁更积极地挑战中国在台海乃至全球局势的“野心”。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Multimedia - Video & Marketing (Internship)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800.00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