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洪玉璇
槟威咖啡茶商公会主席陈家祥指出,该公会取得的法律意见是咖啡店业者可以在桌上贴通告,例如表明咖啡店的开销大、请支持饮料、请顾客见谅等字眼,但不能强迫顾客、不能骂顾客,也不能驱赶顾客。他坦言,很多业者也是很无奈,毕竟咖啡店业者承担的经济压力也大。

陈家祥:公会取得的法律意见是咖啡店业者可以在桌上贴通告,例如表明咖啡店的开销大、请支持饮料、请顾客见谅等字眼,但不能强迫顾客、不能骂顾客,也不能驱赶顾客。
档口租金帮助不多
陈家祥:业者负担大
陈家祥希望消费者必须了解,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很多东西都涨价,咖啡店业者也得承担水电费、租金、工人薪金等,除非是自己的店铺,否则负担都很大,而且有许多业者甚至在行管令期间熬不过去而结业。
“以前,一杯几毛钱咖啡,就可以在咖啡店看一整个早上报纸的文化,已经逐渐消失了。”
陈家祥指出,一些老人家聚在咖啡店看报纸聊天的画面,一般会在早上的巴刹、茶楼,或者是一些乡下的咖啡店,但是市区的咖啡店已经是越来越少见了,有些是因为生活忙碌,有些是要省钱。
“很多住在打枪埔的老人,宁愿坐在巴士站,也不去咖啡店,因为咖啡店也付咖啡水钱。”
他也说,很多人不了解,说咖啡店业者有向小贩收取档口的钱,其实也为数不多,根本帮助不大。
他表示,如果是市政厅的小贩中心,租金比较便宜,大概一个月几十块钱;而私人的咖啡店,租金相比起来较贵,依咖啡店的大小而定,至于电费也至少要每月700至800令吉。
“但是,还是有面对顾客来到咖啡店没有点饮料;而一些有点饮料,却在午餐时间,把咖啡店当作休息处,有者聊天、休息睡觉,等上班时间到就回去工作。”“遇到这些顾客,我们都不能下逐客令。”
黄顺发:业者或消费者
需换位思考明事理
位于日落洞经营乜都有糖水咖啡店的黄顺发受访时说,这十几年来,看过很多种的顾客,有时候真的需要换位思考一下,不管是咖啡店业者,抑或是消费者。

他说,很多业者开店都是为了做生意,单靠收取一两档摊贩租金是不够应付日常开销的,主要收入还是要靠卖饮料。
“但是,客人来到店里,不点饮料,我们也是没有办法;遇到明白事理的顾客就好,也遇过不讲理的顾客,不点饮料不要紧,还反过来骂我们业者一顿。”
他说,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些老人买菜了在咖啡店聚会,有一群50多岁的老人每个星期日都会到他的咖啡店来聚会,他们一坐就1小时多,但是都很明理,一人至少叫一杯咖啡水。

张秀萍:没设坐枱费
可不点饮料但禁带外食
椰脚粿条汤的张秀萍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该店没有设坐枱费,即使顾客进来店里只吃面、不点饮料也不要紧,但是不可以把外面的食物带进来吃。
她说,该店的顾客每次排长龙,如果自己允许其他人在店里吃别人的食物,而自己的顾客却没有位置坐,如何向人交代。

她说,庆幸的是,店里的顾客都很明白事理,尤其是星期六、日旺季,他们看到顾客排长龙没有位置坐,他们也会站起来离开,不会霸占位置太久。
“有时候,一大群顾客想来品尝一下,十多人只点了2碗面,还要了几个空碗,也不在意,因为他们吃完就走,没有影响到其他顾客。”
“相比以前那种一杯咖啡看报纸久久的文化,真的不同了,年轻人要也会选择到咖啡屋去,更舒适。”

张汉云:体谅顾客
拉长补短做长远生意
经营咖啡水的表示,有时候,一些老人家,吃一点就饱了,所以根本连水都喝不下;有些打工仔,每天的开支预算有限,只求吃饱就算,所以只吃汤面,没有点饮料,这些都可明白。
“我们相信可拉长补短,这个顾客不喝,也会有其他顾客点饮料,对做生意的来说,要做的是长远性的生意。”

赊账一年半载 还可打麻将
咖啡店老文化渐消失
另一方面,早期咖啡店有很多特别的服务,至今随着时代的改变,也渐渐消失了。
槟威咖啡茶商公会主席陈家祥说,以前来咖啡店的熟客,喝咖啡都是赊账的。“还记得以前,店里都摆满30本至40本的账簿,记录着每一名顾客的咖啡钱,当时的咖啡一杯大概15至20仙,一个月大概是100至200令吉。”
他说,有些顾客是半年,或者一年才付费一次,当时,一些咖啡店业者还准备了一箱箱的橙水,赠送给这些长期顾客,彼此感情都非常要好。
他表示,还记得以前,很多咖啡店的熟客都是来自中国的,所以他们都有吐痰的习惯,因此,咖啡店里都会特别为他们准备痰盆。而有些咖啡店,还有打麻将的玩意,所以顾客一有空,就会坐在咖啡店里玩一会儿。
但是,他说,至今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些情况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