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师陈伟智向杨顺兴等人讲解圣心堂的修复工程详情。
槟州政府拨款100万令吉,为逾140年历史的打昔肚(Pagar Tras)天主教耶稣圣心堂遗迹进行修复工程,预计今年杪可开放迎接旅客。

坐落于双溪里武天主教耶稣圣心堂建于1882年,遗迹是居林耶稣圣心天主堂的前址;然而经过岁月摧残,圣心堂的建筑目前已成为一座废墟,四周杂草丛生,前方也被高耸的大树遮蔽。

槟州旅游与创意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杨顺兴指出,这座建筑物是重要的历史见证,需要保存其独特价值,若什么都不做,可能就会失去了。
他透露曾在新冠疫情前,即2019年前来有关遗址视察,并发现其发展为旅游标志的潜质,继而决定保留这块历史文化遗产。他随后向槟州行政议会提呈建议,探讨有关遗迹的维护工作,并获得槟州政府批准100万令吉展开修复计划。
他说,修复工程共分为三个阶段,首阶段历时3个月,次阶段将于今年5月展开,预计年底完成。他相信有关地点能打造为槟州新的景点标志,进而加强槟州文化古迹的吸引力, 同时促进槟威两地平衡发展。
他周五(13日)在有关遗址召开记者会,宣布这项消息。

本月底开始首阶段工程
威省市政厅为本次计划的执行单位,市政厅项目官员里扎尔说,这是该厅的首个项目,首阶段工程将委任承包商于本月底开始清理建筑周围,较后会针对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使用的材质等进行分析工作,预计历时3个月。
他说,次阶段的修复工作会在7月或8月开始,预料年底可逐步开放,第三阶段则是进行四周围的设施建设、停车位及环境美化工作。

罗斯里:根据原貌重塑
槟州遗产委员会代表罗斯里说,圣心堂将会根据原貌重塑,修复工作完成后会设置历史走廊,展示遗迹的历史。
随着圣心堂的迁址,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物件也随之迁移到居林耶稣圣心天主堂,包括大钟、耶稣圣像、14处苦路木雕塑、彩绘玻璃窗花、主教的木雕椅子等。对此,罗斯里表示,较后会再探讨这些具有价值的物件,是否在修复后的圣心堂内展示。
根据修复工程图测,天主教耶稣圣心堂遗迹初步将会按照教堂外观早期原貌进行重塑,即重现左右两侧高耸的钟楼、教堂大门、弓形窗口等,沿用巴黎圣母院典雅建筑风格为特点兴建的外观。
天主教槟城教区主教拿督施恩天形容,打昔肚天主教耶稣圣心堂是“森林里的巴黎圣母院”,是个和谐的地方,加上四周绿化保存良好,环境优美,值得将遗址恢复原貌及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