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屿益群小学的2至5年级的学生将在新学年合班上课。
报道:黄潇慧
吉北象屿益群小学因学生人数在30人以下属于超微型小学,将于2023/2024年新学年开学落实复级班。
象屿益群小学董事陈义敬指出,该校于日前接获吉州华校督学罗文忠的通知,该校在2023/2024新学年已被列入落实复级班的名单内,所以该校将于今年3月19日新学年开课时落实复级班。
他说,新学年落实复级班后,原有的6个班级,将减至4班上课,除了1年级与6年级的学生仍然维持单班制上课,2与3年级将合成一班,4与5年级则合成一班。
他说,该校原有10名老师及1位校长共11人,不过去年该校的第3副校长林荔芳调升到十字港益民小学任第3副校长后,该校现有的老师人数加校长剩10人,新学年将落实复级班后,老师人数会进一步减少,届时将会有2位老师被调走。
他说,目前该校在2023/2024新学年,全校学生人数将有25人,包括一名已表明欲进入该校就读的友族新生。其中,一年级新生共7人(其中6名华裔及1名巫裔),2年级1位巫裔学生,3年级有4位学生(1名华裔及3名巫裔),4年级有4位学生(3名华裔及1名巫裔),5年级有5位学生(2名华裔及3名巫裔),6年级有4位学生(3名华裔及1名巫裔)。
陈义敬认为,在微型华小落实复级班将会对学生不公平,因为该校各年级的学生将会基于与其他年级合班上课,无法获得完整的学习时间,尤其该校还有友族学生,老师也不容易教。
他也担心落实复级班后,新学年开课时可能会有学生因此而转校,使到该校再进一步流失学生。
他表示,过去当政府有意在超微型小学落实复级班时,该校董事部不断努力寻找学生来源,包括到亚罗士打的孤儿院与院长商量,董事部愿意出动交通工具负责载送孩子上学及放学,惟由于学校的路途较远,会影响到孩子参与其他活动的时间,院方认为不合适而婉拒了。
他希望政府能取消复级班的措施,让孩子能接受整的学习。

象屿益群华小于2018年有33名学生(23名华裔,8名巫裔及2名泰裔),2019年32人(21名华裔,10名巫裔及1名泰裔),2020年31人(22名华裔,8名巫裔,1名泰裔),自政府于2018年落实30人以下的超微小复级班措施时,该校因学生人数连续3年超过30人而豁免落实复级班。不过,2021年,跌至26人(13名华裔,12名巫裔及1名泰裔),2022年21人(13名华裔及8名巫裔)。惟当局给予该校3年观察期,所以没落实复级班。
吉打州共有12所超微小,其中3所在吉北,即在哥打士打县内的耕余小学,象屿益群小学,以及在古邦巴素县内的指南小学,其中耕余小学与指南小学在数年前已落实复级班,仅剩的象屿益群小学将于2023/2024新学年落实复级班。
申请5万元维修篱笆 教育部不批准
象屿益群小学去年向教育部申请5万令吉维修第2阶段的校园篱笆,不获批准。
陈义敬受访时指出,该校之前申请维修篱笆时,所获批的拨款不够,只能维修部份篱笆,因此去年年初再向教育部申请5万令吉,以便维修第2阶段的篱笆,惟校方于去年12月22日接获教育部来函表明不批准有关申请。
他说,政府每年拨款5000万令吉给全国华校作为维修校园用途,该校每年向教育部申请学校维修拨款皆获得批准,所获拨款平均介于2万至4万令吉。一般上校方是在每年年初作出申请,5至6月会获得批准,7月拨款会直接汇入董事部户头。他希望政府能恢复维修拨款给华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