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乌克兰危机爆发、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失衡等影响,2022年全球物价水平加速攀升。图为越南胡志明市。
岁末年初之际,中国新闻社评出2022年十大国际经济新闻,与读者共同回顾2022年经济大事,预期2023年经济大势。
一、RCEP正式启航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的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充分体现了各方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将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乌克兰危机爆发,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威胁粮食安全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因贸易阻断和危机预期等因素发生急剧变化,其中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尤为剧烈。粮食安全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
三、全球遭遇40年来最高通胀
受乌克兰危机爆发、能源价格暴涨、供应链失衡等影响,2022年全球物价水平加速攀升。
美国、英国、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创40多年新高,阿根廷、土耳其和斯里兰卡等国出现了极端通胀现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2022年世界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8.8%,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高全球通胀水平。
四、全球央行进入“加息年”
为应对40年来最严重通胀,由美联储领衔的全球央行刮起紧缩风暴。美联储开始了40年以来最为激进的加息措施。今年以来,美联储采取了7次加息行动,其中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据统计,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挪威央行、加拿大央行和瑞士央行今年都将其指标利率累计提高了300个基点。日本央行则在12月出人意料地调整了其收益率目标。
五、北溪管道遭破坏欧洲能源危机加剧
今年9月份,俄罗斯天然气输往欧洲的“北溪-1”和“北溪-2”管道遭破坏。“北溪事件”加深了欧洲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对本已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各国更是雪上加霜。

六、印度赶超英国成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印度2022年全年的GDP规模将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印度2022-2023财年第二季度(6月—9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3%,预计该财年印度经济增长率为7%。
七、全球人口突破80亿人口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据联合国预计,这一数字在今后几十年里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有所放缓,且存在地区差异。由于预期寿命和育龄人口增加,联合国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至85亿左右,2050年达到97亿,本世纪80年代达到约104亿的峰值,并保持这个水平到2100年。
八、美国出台《晶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或引发全球贸易战
美国今年通过并生效了《晶片与科学法案》,另一项备受关注的《通胀削减法案》也将于2023年1月1日生效。其中歧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条款遭到包括美国大多盟友在内的国际一致反对,可能会点燃一场超大规模的全球贸易战。
九、卡塔尔世界杯举行,“足球红利”释放
2022年世界杯于2022年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中东国家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也是第二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据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的预测,到2025年本届世界杯将持续给卡塔尔带来2400亿美元经济红利,同时助力帮助该国实现“2030国家愿景”。卡塔尔世界杯也被视为海湾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一次成功尝试。
十、斯里兰卡破产凸显新兴经济体债务困境
今年7月,斯里兰卡总理正式宣告国家破产,该国陷入自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令人担忧的是,斯里兰卡可能只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不少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困境也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