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鸡要饲养38天;蛋鸡养半年才能下蛋。
武吉淡汶区州议员吴俊益说,政府政策不完善,又很唐突宣布肉鸡出口令解除,这恐怕让本地市场再出现“缺鸡”风波。
他说,从农场给予的反映,目前本地肉鸡日产150万只,然而日常需求量要200万只,这情形相等于每天缺少50万只鸡。
他说,政府批准合约农场50%的月出口量180万只(原月出口量是360万只),即是每天可以输出6万只。而这类农场在禁止令解除前已经停止饲养,这时候他们也无法第一时间交货给新加坡贩商,他们会为了解决问题,暂时会将供应本地市场的肉鸡转输出口。
“估计我们未来1个月,每天会面临缺少56万只鸡肉的窘境,在加上随着而来的佳节、学校假期、宴会的增加等,在肉鸡饲养赶不上供应,就发生断货情况。”
他周四走访巴刹鸡肉贩后,针对近期的鸡肉供应将面对缺货的情况这么表示。
他认为,身为保护人民的政府机构,应该要清楚掌握好农业的生产链。他很怀疑政府根本完全不清楚肉鸡是要养38天才能出货的基本生产链概念,可能他们以为肉鸡有如机器制造的,今天宣布解令,明天就有肉鸡可以供应。
他说,政府是时候拟策畜牧业大蓝图,尤其是人民最基本的鸡肉及鸡蛋这两大类粮食;把这两个行业的操作、价格的制定、或鼓励出口等制度化的执行,让业者或贩商有利可图,消费者也可以买到合理价钱的鸡肉及鸡蛋。

吴俊益指出,政府在6月1日禁止合约肉鸡场出口,政府只宣布禁止出口,并没有公告开放期。因此,在这有如“无限期禁止”情况下,新加坡贩商也当然不能等,为了应付需求就会转向他国找货源。这些合约农场也当然停止饲养,当政府在10月10日突然宣布10月11日解除禁令,在如此唐突情况下,业者无法即刻供应肉鸡,当然会把原本供应本地市场的肉鸡转给出口,以保存合约关系。
他说,政府以为禁止出口可以救市,现在反而加重市场短缺的现象,这个得不尝试
的政策祸害各造,还连累合约鸡农失去客源。政府也必须让出口政策制度化,不能
随便的今天禁止出口,然后随时开放,因为在禁止出口期间,新加坡已转去印尼投资自己饲养,在泰国采购冷冻鸡。至于鸡蛋,日本在新加坡投资,可以给该国50%需求量。
“当新加坡可以自供自给,我们的蛋农、鸡农将面对重大打击,因为在过去这两类粮食都可以输出新加坡,如今因为政府的一个禁止出口令,导致这个行业的操作链面临新一波打击。”
吴俊益说,现在肉鸡及鸡蛋饲养成本已经不是秘密,政府要设统制价,就要依据成本价来给予鸡农、蛋农津贴。津贴机制在系统化下,才能达到提升效率的作用及皆大欢喜的效应。这样才能达到救市场的效果,而不是让全部的业者在亏本边缘挣扎及怨声载道。
他说,我们在过去1个月讨论的鸡蛋荒,到今天还是缺鸡蛋。在我国鸡蛋1个月生产
8亿7190万粒,市场需求量则是9亿6880万粒,一个月的供应量少了9600万粒。
他也说,肉鸡农场统制是1公斤6令吉,政府津贴80仙,不过农场成本在6令吉50仙到7令吉;所以农场价要在6令吉20仙才持平。不过,农场因统制价的伤害,在为了减低亏损,肉鸡只养到1.2到1.3公斤就出货了。
“鸡农虽然有获得政府津贴,他们在2月5日开始拿到8月份,不过现在要迈入11月,他们还未领到9月份的津贴,在面对津贴困扰下也当然会减产。”
他说,另一方面,鸡肉贩认为政府定下的统制价无利润,他们会向客户征收运输费
每公斤30仙、砍鸡费每公斤收50仙或到1令吉50仙,从这方面赚些盈利。目前统制价情况;标准鸡1公斤9令吉40仙、净鸡1公斤10令吉40仙。
他透露,以目前的现象,业者为了生存,不论是农场价、零售价都已经脱离统制价
了。有消费者反应,他们现在开始买到1公斤11令吉。政府在6月禁出口,在解除后,可以发现价钱天天都在增长,在9月份每公斤9令吉80仙。10月8日每公斤10令吉40仙。10月20日每公斤10令吉80仙。10月24日每公斤11令吉。
他说,我国畜牧业最成功的是养鸡业、鸡蛋业,因只有这两类可以出口,然而从来都不被政府关注。当在疫情两年期间,需求量减少,鸡农、蛋农面对大亏损,政府还视而不见。鸡农为了自保减产,蛋农则直接收盘。在华都村可以显著的看到蛋农处境,从高峰期80家,在今年仅剩到11家的情况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