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和尚”或假和尚到槟岛市区点心楼向民众“化缘”。
因疫情沉寂2年的假和尚,再度横行槟州大街小巷!
在大马国门从4月1日重开后,近期有不少“外国和尚”或假和尚陆续到来槟州,并于槟岛市中心及各区巴刹和食肆等,招摇过市托钵向民众讨钱!
真正出家人托钵有“三不”,即:
1)不主动向人索取任何东西、不会向人讨钱;
2)不会手拿佛牌、念珠或任何物品向人化缘;
3)过了中午,不再外出托钵。反之,作出有违戒律或种种破坏出家人形象的“外国和尚”或假和尚,他们身披袈裟滥用出家人身份向民众讨钱。
据知,近期入境大马到来槟岛的多数“外国和尚”或假和尚来自泰国,他们身披南传僧人的袈裟四处向人讨钱。近日每天从早上至下午时段,在市区小贩中心、点心楼、咖啡店及各巴刹等,皆可发现他们的踪影。
这些“外国和尚”或假和尚向民众“化缘”时,有者手拿佛牌、佛珠或平安手绳,并对着民众合掌讨钱,据现场所见,不少民众因见对方一身僧人装扮,也照给钱作“布施”。
另一方面,其实在9年前,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曾发动一项分辨“真假和尚”运动,以让民众认清真假和尚。
当时2013年由于假和尚问题日益严重,马佛总在槟州巴刹及小贩中心发动了全国性的分辨“真假和尚”运动,在闹市张挂正确供僧方式横幅,让民众认清假和尚真面目。当时马佛总也说明,僧众托钵绝不讨钱,南传僧众托钵化缘是在早上至上午,过午不食。若下午或晚上出现讨钱的和尚,肯定是假和尚。
马佛总当时也促请民众不要提供金钱给假和尚,这无法种福田,反而做了不如法的事。

王耶宗挂横幅提醒民众 化缘只供食物一文不施
由于近日假和尚的横行,峇都兰樟区州议员王耶宗率先在选区内巴刹和小贩中心挂上“拒绝假和尚”运动横幅提醒民众提高警惕,切莫上了假和尚的当!出家人托钵,只能接受食物,绝不接受金钱,因金钱被视为是一种世俗的奢侈品。
王耶宗周一在脸书发帖说,峇都兰樟区巴刹全力开展“拒绝假和尚”运动!
“我们呼吁民众,遇到和尚前来化缘,紧记一条守则,即‘只供食物,一文不施’,此举是为了杜绝假和尚借宗教名义敛财。”
他强调,出家人托钵,只能接受食物,绝不接受金钱,因金钱被视为是一种世俗的奢侈品。
他说,此外,由于出家人过午不食,外出托钵的时间是中午12时之前,且只在一处托钵,不会四处走动,更不会主动向人索取东西。
“如果您真心想要供僧,只能以食物来供养僧众。”
“我希望借由这些横幅,让非穆斯林民众了解出家人如何托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