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对“槟城女人”骨骼进行3D扫描。
2017年在威北瓜革巴遗址出土的5000年前女性骨骼遗骸──“槟城女人”(GKph 2017),获得专家根据骸骨形状重建面部特征。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研究团队与来自巴西的3D图形专家,重建了5000年前“槟城女人”的真面目。这项“还原”工作,获得旅游、艺术及文化部拨款进行。
研究团队日前也将这项研究成果发布到MDPI(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网站。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研究团队与来自巴西的3D图形专家,是根据该骸骨形状,使用了“法医面部近似识别” (Forensic Facial Approximation, FFA)方法,以3D打印技术,重建“槟城女人”的面部特征。
据年代鉴定法显示,该骼骨被埋葬于大约5700年前,主要饮食是海洋蛋白(Protein laut)、种族是Australomelanesoid(典型原住民)+蒙古人种。
“槟城女人”遗骸目前置放在理科大学,在瓜革巴遗址考古展馆展出的属于复制品。
无论如何,瓜革巴考古展馆因为正在进行考古工作,从8月5日起暂时关闭,开放日期会再另行通知。

新闻背景:
2010年,理大考古队在瓜革巴贝丘遗址据点,挖掘到大量的贝类、陶瓷器具、远古人类和动物的残骸,包括人类牙齿等,经过鉴定分析证实约有5000多年历史。
2017年4月17日,考古队在动工进行第一期文物展览馆时,在遗址附近,意外挖掘到一具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女性骸骨。

该具遗骸被发现时,上半身完整,双手放胸前,牙齿也清晰可见;四周也置放石器及陶器等陪葬品,是5000年前逝者的安葬方式。
随着古人类骸骨出土,已证明瓜革巴是槟州境内最早有人类定居的地方,比1500年历史的吉打布秧谷拥有更久远的历史。
瓜革巴遗址曾于1860年由英国领航员厄尔(G.W.Earl)发现及挖掘出37具人类骸骨,之后置放在荷兰莱登博物馆。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