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王义展

许多槟城人获悉大路后最后一排锌板木店屋即将被拆的消息后,纷纷在社交媒体发文怀念。
从添香经济饭到陈氏潮塘社,大路后最后一排锌板店屋将被推倒,引发老槟城的万分感慨!
大路后今年来蓬勃发展,许多锌板木屋已经被高层现代化店屋取代,如今,硕果仅存的最后一排锌板店屋,即添香经济饭到陈氏潮塘社的一整排木店屋,也即将让路发展巨轮,走入历史。

峇都兰樟区州议员王耶宗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那一片土地属于陈氏潮塘社,而陈氏潮塘社的理事2个月前曾与他会面,表示将与发展商联合发展那一片土地。
“他们表示将进行综合发展计划,而我也叮嘱他们按照程序行事。”

“父亲留下生意传三代” 陈裕煌对搬迁感到难过

添香经济饭老板陈裕煌(70岁)面对搬迁感到难过,因为这是他父亲留给他的生意,从1960年代经营至今,拥有深厚的感情。
“我的孩子也在饭档帮手,他们是第三代了。”
添香经济饭将搬迁到对面的店,不过日期未定,目前还在装修中。

刘昆平经营生意近80年
另外,南盛企业老板刘昆平(74岁)也说,他们一家三代在锌板木屋经营了将近80年的生意,没想到现在要搬迁到新店屋,难免依依不舍。
“我们收到的通知是必须在10月5日之前搬迁,新店我们也已经物色了,就在对街而已。”

他说,那一排锌板木屋,都是店家自己兴建的,而每一个单位每月都缴付地租给陈氏潮塘社。
他指出,以前那一带在英殖民时代叫“老街场”,商店都是锌板木屋,后来政府在1950年代才在当地兴建了大路后巴刹。
“我是南盛企业的第二代,如今已经交棒给我的孩子。”此外,许多槟城人获悉大路后最后一排锌板木店屋即将被拆的消息后,也纷纷在社交媒体发文怀念。#

陈彦妮吁热爱槟城民众 赴大路后拍摄收集回忆
《大路后查某囡仔》作者陈彦妮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呼吁每一位热爱槟城的人们,都可以到大路后记录历史,包括摄影、让当地居民口述历史,采集各类故事,让老槟城保留一个美好的集体回忆。
“大路后并非核心古迹区,难免被发展洪流席卷,但是,槟城人都需要保留一些回忆,无论是文字或影像都好,现在都可以通过YouTube等等媒体记录和传播大家对这一条街道的感情。”

她说,老店存有老行业,如果消失了,是十分可惜的,所以应该想办法保留下来。
“我记得,那一排木店屋有一家传统薄饼皮店。”
她说:“比如椰脚街观音亭附近的传统手工制香,就有下一代继承衣钵,令人欣慰。”
陈彦妮忆述,以前大路后有许多传统行业,生意火红,给老槟城留下了丰富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