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4起)累积捐血73次的黄玲玲、林财发及127次的李斯财获颁表扬状。陪同者左起黄来福、黄月銮、黄宝兴;右起黄克华、黄天龙、黄炎发、蒲俊豪、纳兹里。
3名常年捐血者获国家血库中心颁发表扬状,包括捐血达73次的林财发及黄玲玲,而现年60岁的小贩李斯财从1980年开始捐血至今,更已累积127次捐血记录!
获颁白金证书的李斯财(60岁)18岁时因母亲患病需要输血,而开启了捐血之路。逾40年来,他每年坚持捐血3至4次并配合运动,如今虽年届六旬,但身体健康,没有三高问题。
李斯财:年届六旬没有三高
他受访时说,当时母亲患病送入北海医院,他输血给母亲;母亲康复后,他决定继续定期捐血,甚至在我国首次实施行管令的第三天(2020年3月20日),他仍然到大山脚医院捐血。
他表示,捐血不仅能促进健康,也能助人,所以多年来不曾放弃,而身边亲友或多或少也受其影响,成为了献血者。
黄玲玲:亲友家人受影响加入捐血行列
获颁金证书的黄玲玲(57岁)从1999年开始捐血,身边许多亲友包括丈夫和子女,也受其影响加入捐血行列,其中36岁的儿子至今也已捐血达52次。\=
她说,当年因了解捐血的好处开始定期捐血,多年来更说服许多身边朋友参与捐血运动,甚至有朋友为了捐血接受体检时,才发现是乙型肝炎带菌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她希望未来能继续捐血。
林财发:行管令仍风雨不改捐血
获颁银证书的商人兼中医师林财发(51岁)在2000年开始捐血。他当时是响应一个社团在大山脚高峰城广场主办的捐血运动,基于为善最乐的精神,之后就继续定期亲自去大山脚医院捐血,即使在行管令期间也依然风雨不改,22年来累积了73次的捐血记录。
3名捐血者是周日(12日)在由大山脚江夏堂主催,青年团,妇女组及红新月会威中区联办的“第19届爱心捐血,器官及造血干细胞捐献运动”上获表扬。
当天参与活动的包括大山脚医院、亚罗士打医院、槟安医院及居林医院。

蒲俊豪:红新月会槟分会拟筹300品脱血量
红新月会槟州分会捐血主任蒲俊豪说,配合2022年世界献血者日,马来西亚红新月会(MRCS)全国10个分会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计划,即从6月至7月内,达到筹集5105品脱(pint)血量的目标。
“槟州分会今日设下筹集300品脱血量的目标,即威中200品脱,槟岛100品脱。”
他赞扬威中红新月会团队不曾停办捐血运动,甚至在行管令期间(2020年4月至12月)也筹获2131品脱血量,2021年则收集了3460品脱血量。
他说,除了意外事故、手术及各种疾病需要血液供应,随着医学进步赋予患者新生的器官移植,也需要输血。因此,若无公众献血,血库不可能满足于日益增长的血液需求。
黄天龙:疫情停办两年 历来规模最大
江夏堂主席黄天龙说,捐血运动是该堂的常年活动,过去两年因疫情停办,今年复办的捐血运动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工委会主席黄克华说,当天约有100人参与协助,希望可完成筹获400包血液的目标,同时鼓励更多民众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
大山脚医院病理学兼血库主任纳兹里医生也在会上致词。
出席者尚有威中紅新月会捐血主任黄宝兴、大山脚黄氏江夏堂顾问黄炎发、署理主席黄来福、妇女组主任黄月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