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家祥(左4)和黄淑珠(右4)为新书封面揭开帷幕。左起为方奕鸿、何国忠、廖中莱、陈淑英、陈淑莉和李仕伟。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感慨,敦陈修信数十年来被视为“不支持华文教育的马华总会长”,如今终于可以洗脱冤情。
魏家祥今日在《陈修信与马来西亚华社关系研究(1961-1974)》新书推介礼上介绍,陈修信是马华创党总会长敦陈祯禄的儿子,也是马华第三任总会长兼前财政部长,他数十年来长期被华人社会误解为不支持华文教育,如今可以通过该书籍获得解释和纠正。
他举例,拉曼学院(拉曼大学学院前身)是在陈修信的坚持推动下所创办,后者也在法律上保障了华人学习和使用母语的权利。
根据魏家祥,陈修信当年争取的是《联邦宪法》第152(1)a与b条款,即“没有任何人可以被禁止或阻止教授或学习其母语”,以及“没有任何条款可以破坏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维护与维持任何族群使用教学母语的权利”。
他表示,在当时充斥着强烈族群意识的马来西亚社会,陈修信认为,保护华人文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建构一个不以种族身份区分的马来西亚国族。
因此,他说,为了促进国民融合和团结,马华数十年来采取有商有量(give and take)精神,却常被误解为软弱和屈服。
他解释,一些损失,其实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催化剂,就如陈修信所强调的,在融合种族关系时,无法在不受损的情况下,争取到我们想要的事物。
他指出,大马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国家,每个族群都有不同的文化和经济背景,看待事情的视角也不同,因此在解决议题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魏家祥周日(22日)在拉曼大学学院敦陈修信楼礼堂主持新书推介礼,出席者有拉曼大学学院理事会主席丹斯里廖中莱、副主席拿督斯里何国忠博士、校长李仕伟教授、作者方奕鸿、陈修信之女拿汀巴杜卡陈淑珠、陈淑英以及陈淑莉等。
拉大升格拉曼理工大学
魏家祥披露,拉曼大学学院已批准升格为拉曼理工大学,目前正在办理注册手续。
“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旦完成程序,我们就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正式推介新校名和校徽。”
他补充,拉曼理工大学校徽设计比赛也在同步进行。
魏家祥周日(22日)在拉曼大学学院敦陈修信楼礼堂主持新书推介礼后,如是回应媒体。
针对马华笨珍区会前主席拿督郑修强和礼让区会前主席拿督吴池池遭冻结5年党籍一事,魏家祥回应说:“党内有党章,一切照章行事。”
“从过去到今天都没有改变,任何的决定不是特定的人在做,也不是个别的委员会在做,这个决定是来自会长理事会一致的决定,会长理事会不是一个人,是20几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