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刘慧贞
摄影:受访者提供
若您到过柔佛古来,必定会赞叹于那浓郁的客家风情。人们在平民小档享受客家菜粄、吃一碗擂茶,在喜庆节日做红桃粄,吃传统小食。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坊的凝聚力,都使这地方美得别致。下次到柔佛,千万别遗漏这满是温情的小地方,不管是佳肴或风景,都会让您牢牢挂记。
26小李菜粄 传承古早味

26小李菜粄就坐落在古来大街,李忠杰和妈妈庄秀蓉(52岁)一起制作传统手工菜粄。
地址:31, Lorong lsmail, Taman Kulai, 81000 Kulai Johor.
营业时间:6am至12pm
菜粄,客家快要失传的传统茶果,是令人怀念的味道。幸而在客家风情浓厚的古来,还能找到菜粄的踪迹,尤其“26小李菜粄”,由年轻的老板驻守,传承这古早手艺。
古来华人新村以客家人居多,尤其来到出名的沙威壁画村,更能找到一系列的客家好菜。就像经营近9年的26小李菜粄,原本便是身在百花齐放的沙威壁画村,后来他们搬到了古来大街,在新地头再创一片天,摆着相同的老招牌,好让熟人不错过。

外表简单朴素的菜粄,凭着食材的鲜,还有手工的真诚细腻,拴住食客们的心。如今,这家小店由27岁的李忠杰接棒,是菜粄店之中最年轻的老板。
据说,几乎每家每户的客家人都懂得制作擂茶,不过菜粄就不一定了。对于客家人来说,菜粄是老一辈的手艺,尤其年轻一代,懂得制作菜粄的没多少人。
身为客家人,菜粄是李忠杰一家人都懂得的手艺,以往母亲专门向婆婆学习,如今又传到他的手上。他们原先是驻扎在沙威壁画村,那里也是老一辈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几乎每隔几家就是客家美食店。他们则在不久前搬到古来大街,为这区域添上传统的客家美食。
“菜粄,就是要吃古早的味道。”
那全靠手工制作的菜粄,正是可贵之处。菜粄的制作尤为繁复,从制作菜粄皮开始,使用粘米粉和木薯粉慢慢把表皮制成,而后加入馅料如沙葛/韭菜、蒜、豆腐碎、虾米。蒸煮过程更讲究,需掌控得宜。

除了菜粄这道生招牌,大家也能在26小李菜粄找到桃粄和酿豆腐呢!若是第一次来到古来,想从传统的客家糕点小食下手,不妨从这里入门,以古早味领会客家风味。
古来大树下擂茶 难割舍日常

地址:Lot 8095 Batu 21 Jalan Air Hitam, Taman Nam Tak, 81000 Kulai, Johor.
营业时间:9:30am至3pm
河婆擂茶,这道营养丰富的客家菜,对客家人而言,就是普通的家乡菜。而古来大树下擂茶,正如这普通的家乡菜那样,是当地人无法割舍的日常。
1988年经营至今的“古来大树下擂茶”,在30余年的时光里,积累了许多好口碑和人情味。以往是在大树下的一个小档,后来搬入了大树身后的店铺,不变的是,那熟悉的擂茶味道。
古来大树下擂茶一直都是由钟信英(73岁)打理,如今已来到第2代,交到了儿子的手中。本身是潮州人的钟信英,在婚後就和家婆学习客家传统菜肴。客家人向来以好客闻名,尤其最常以传统河婆擂茶招待客人,因此擂茶可说是代代相传的客家菜。
在机缘巧合下,钟信英开始经营擂茶小档,大树下的日子,一晃就是几十年。回想最初刚开档的时候,有时一天里也卖不到10碗。万事起头难,难得她的坚持,以时间及用心,换来口碑和认同,才让大树下擂茶发扬至今,成了古来的一座标志。

河婆擂茶,可解渴、可充饥。他们家的擂茶汤,呈现养眼的青绿色,由7种食材烹煮而成,擂茶饭则是由菜心、树仔菜、包菜、豆腐、蒜苔、四季豆、菜脯和赤豆等食材组成。
擂茶是较耗神的一道料理,因佐料多,所以在准备上稍微花更长的时间,这也显示着客家人在烹调上的认真与耐心。在准备食材时,他们都会仔细地切洗,有条理地分配,在翻炒和处理后,把佐料整齐地分布在擂茶饭上。
人们钟爱古来大树下擂茶,说是怎么都吃不腻。这里有当地的食客,也有来自外州的回头客,甚至有的家庭在80年代就来光顾,支持了钟信英整整3代。人们在古来大树下,以擂茶当成一天的开始,也以擂茶当成一天里的停顿点,像爱生活那样,饮水般的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