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者在网购前多做功课、仔细甄别,并在可信度高的网购平台购物,可减少受骗几率。(示意图)
报道:黄意婷
年终是购物季节,网购消费者蓄势待发准备“剁手”之余,也要擦亮双眼,慎防无孔不入的网络诈骗,在网购前多做功课、仔细甄别,并在可信度高的网购平台购物,减少受骗几率。

岑先生:假网店收钱后不发货
近期经历网络诈骗的市民岑先生表示,在网上遇到心头好时,不要急于下单,购买前必须先仔细看了解评价。
他说,由于本身缺乏网购经验,日前在脸书一家网店购买办公椅,岂料付款后等了又等,依然没有收到产品,才知上当受骗。
他指出,日前浏览脸书时发现一家网店售卖合心意的办公椅,于是私讯购买事宜,并缴付约200令吉左右下单;店家原先承诺3天内会送货上门,后来又指货品会在5至7天才运来。
岑先生等了7天左右再询问,对方没有回应,即使岑先生指要退款,否则将采取行动,对方也不再回应。
他续说,之后妻子翻查网店的脸书专页,发现追踪人数很少,像是新的专页,且售卖的产品只有一个,妻子随即提醒他已受骗。
他补充,一些网购平台的点赞、打星及交易数量,不排除是部分商家为了展现良好形象而作假,因此需要好好观察,若想购买的产品价格昂贵,还是建议到实体店。

范光耀:骇客冒充友人发代码
另一名险坠入网络骗局的市民范光耀表示,早前其脸书用户中一名友人向他询问电话号码,对方还指自己获得网购平台礼券,需要某电讯公司的信息激活。
机警的他发现,那名“友人”发来的注册代码指定某电讯公司用户,若发送信息将被征收费用;向该友人求证后才发现,其脸书账号已被骇客入侵,也幸好本身并非该电讯公司的用户,因此才逃过骗子设的圈套。
他也提醒消费者,最好选择在官方认证的网购平台购买产品,以免受骗。

郭玉欣:购买前私聊卖家了解
电商郭玉欣坦言,由于网购诈骗案的影响,顾客难免提心吊胆,宁愿在实体店购买比网购更贵的产品。
她说,虽然面对挑战重重,但她会服务到位让顾客建立信心,顾客对她们家的产品有疑问,她都会为顾客解答。
作为消费者,郭玉欣则表示,在网购前她会与商家私聊了解详情,再决定是否购买产品,如果觉得购买及运输有风险,她会另找其他商家。

林国雄:别被价格表象迷惑
母婴用品店业者林国雄则说,疫情虽冲击不少实体店业者,但实体店仍有存在的价值,由于网购难免出现货不对版,让消费者失望,因此许多消费者仍会选择在实体店选购产品。
“因为在网上,消费者只是看照片,无法亲眼看见及亲手碰触,在实体店可以看见并接触,满意了就会买。”
他也分享本身曾在脸书刷到价格超值且心仪的产品而落入受骗圈套的经历,提醒消费者网购时不要被价钱的表象迷惑,而且需在可靠、有信誉的平台购买产品。
他表示,诈骗者手段高明,会想尽办法解答消费者的问题并消除疑虑,让后者心甘情愿付款,因此,勿贪小便宜才是网购必修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