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张健欣
摄影/Hybrid Yang
要么看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通过郑文扬的摄影作品,把世界的浩瀚一览无遗。既然出国旅游仍遥遥无期,那就先让视觉去旅行,随着一帧帧震慑人心的画面,思绪能飘多远就多远。
====================================
Hybrid Yang 郑文扬
34岁
摄影师

一个人旅行,真的不是因为孤单。来自浮罗山背的男孩,携着相机独自周游列国,足迹遍布超过30个国家。若不是疫情关系,目前的他不是行走在冰川上,就是迷失在荒漠之中。
“从小受父亲影响,我们常一起观看他最爱的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纪录片中的壮观美景、野生动物,都让我觉得叹为观止,也启发了我对大自然的认知与憧憬。”
毕业于拉曼大学,郑文扬的主修科系,与摄影一点关系都没有。考获电脑工程师学士学位后,他到国际驻槟半导体公司工作长达6年。努力工作赚钱,生活省吃俭用,只为了存钱走到世界更多角落。

人生最高点:
尼泊尔安纳布尔纳环线
然而真正打开脑洞的一趟旅行,是2013年的尼泊尔之旅。
他登上了人生最高点-安纳布尔纳环线(Annapurna Circuit),海拔5416米高。高耸巍立的山群,是他从小在电视屏幕上,觉得遥不可及的地方,没想到如今就在他的足下。在那趟登山之旅后,他恋上了户外旅行,且一发不可收拾。
“舒适的网美旅行不是我的菜,有大自然的地方才能勾起我的旅游欲。”

旅行,是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感受。但通过摄影,可以为他人的生活,也带来正面影响。于是,他将人间最美的瞬间,用镜头记录下来,再分享到社媒平台,用影像将在一个城市待腻的人,带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
出生于浮罗山背的他,从小穿梭在果园里,家后更是一座养鸡场。对于大自然,存有一份特别情感,对于冒险或登山,更是无所畏惧。时而三五成群,时而孤身只影,人数不是他对旅行的考量,探索世界才是。
人生最频密:冰岛如第二个家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15年,郑文扬辞去了工作,开启人生崭新的一页。那年,他第一次到访冰岛,一去就是12天。
“第一次踏足北欧,感觉像在外星球,风景美得好不真实。”
10月末的冰岛夜空,出现了绚烂的极光,仿佛女神欧若拉在天空挥动彩带。尔后,冰岛让他魂牵梦绕,他开始带团前往这个梦幻岛国,不过5年时间,就去了20多次。

郑文扬笑称:“冰岛像我第二个家,比我泡咖啡厅的次数还频密。”
来自世界各地的“极光猎人”,与他一同展开追光之旅,而身为一名摄影师,他更包办摄影服务,把欧若拉与人的倩影,定格瞬间。
“每次重返冰岛,都是一趟新的启发,四季景色皆不同。曾有一次,还经历了永昼,足足一星期没有黑夜,每天都在阳光底下入眠。”
由于游冰岛的次数频密,身边朋友还给他取了个绰号。他扑哧一笑:“冰岛扬”。
人生最冷:北印度冰河徒步
温文儒雅的郑文扬,流露着文艺青年的气质,不过一旦踏上旅途,他却像一匹野马般,行千里而不疲乏。他坦言,相比起打卡景点,他更热衷于冒险,挑战体能极限。
2018年,他前赴北印度,展开一趟冰河徒步之旅。他穿着抓地力强的钉鞋,在冰河上行走长达8天,走累了在河边扎营。夜间降临,迎来摄氏零下30度的气温,却只有薄薄的帐篷在护暖,让他冷得直哆嗦。
“每年1月中旬进入深冬,当地河流就会结成冰。这时候只要穿上钉鞋,就可以在冰河上行走,是个独特难忘的体验。”

法罗群岛摄作 登上国际平台
与一般摄影师有别,在他每张华丽照片的背后,都是步步艰巨的汗水。跋山涉水、冰川徒步,郑文扬曾一个人游遍10多个国家,包括冰岛、法罗群岛、意大利、苏格兰、挪威、瑞典、瑞士、荷兰、西班牙等,若加上结伴到访的国家则有超过30个。
“摄影让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也让世界看见不一样的我。”
郑文扬享受一个人的背包旅行,更喜欢在一个城市深度旅行。抛弃到此一游拍照留念的习惯,用心了解每个地方的人文风情、历史背景。
在一次又一次的远足后,郑文扬的摄作越发炉火纯青。在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摄下的一幅巨石作品,获西班牙网站Nomadict推选为“本周冠军”,更让Hybrid Yang这名字,首次浮上国际平台。

法罗群岛,是郑文扬最喜欢的旅游景点之一。风景绝美,人烟稀少,也常收获小惊喜。譬如,有次他徒步一个小时,走到巨石上方看浩瀚海景,准备按下快门的时候,忽见渔夫撒网捕三文鱼。
“突如其来的撒网,为整幅作品画龙点睛。”
上载到IG之后,竟获30多个国外社媒平台,分享了这张照片。随后,挪威一家三文鱼公司找上门,买下了这幅摄作的商用版权。法罗群岛这个属于丹麦的海外自治领地,像是他的人生伯乐,在系列作品之中,一张获奖,一张卖了,也让更多海内外人士认识Hybrid Yang这名字。

壮阔的世界 渺小的人类
看郑文扬的摄影作品,浩瀚景色之中总少不了渺小人物,形成小巫见大巫的对比。有人说,是渺小人类点缀了壮阔美景,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壮观映照出人类的渺小。若是一个人的旅行,郑文扬会通过航拍方式,与浩瀚美景来张另类自拍。
他坦言,若哪天有幸出书,想用“渺小的我,壮观的景”作为主题,传递人类要把姿态放低,更要爱护大自然等讯息。

受到疫情影响出不了国,郑文扬开始在故乡游荡,更把槟城景色拍出了国外仙境的感觉。浮罗山背的稻田,美湖的星空夜景,婆娑起舞的椰影……得到巨大回响的一次,还属走入历史的槟城渡轮系列。独特的橘与蓝色调,日出与日落的渲染,乘客之间的自然互动,让整个渡轮系列唯美又感伤。
“一般上,很多人拍过的景点,我都不太想拍。但看着渡轮航入尾声,最后仍决定拍下留念。”


先是赶在日落前过去一趟,拍出来效果不满意,翌日早晨,他又搭了第一班渡轮,在日出柔和光线的衬托之下,终于拍出了让他感到满意的作品。
原本只在个人脸书分享,没想到社媒的力量惊人,在人传人之下这系列作品得到广泛回响。对此,郑文扬一再表示:有点受宠若惊。向来个性低调的他,没有昂贵的器材,没有伯乐的提拔,一直都在幕后默默耕耘,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于作品得到认可与分享,他始终保持谦逊态度:“若能为他人带来正面影响,这张照片就有存在的价值。”

旅游是真爱 受了伤害仍深爱
问郑文扬,疫情结束后,最想到哪个国家?“冰岛扬”毫不思索回答:“冰岛啊!”
旅行是对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狱。从一个你待腻的城市,前往另一个别人住腻的地方。当人们探索得越多时,才会挖掘出生活的金矿。“若我不在家里,就是在旅游途中。”-是郑文扬的生活写照,听起来写意,背后却包含多少勇气与意志力。

有次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人潮犹如过江之鲫,刚下了地铁手机就被偷走。庆幸的是,他已把住宿的名字,熟记在脑里。拎着沉甸甸行李箱,绕了好几条街,从白天摸索到天黑,才找到了旅馆。偏偏旅馆招牌特别小,他和旅馆擦肩而过了几遍,却浑然不知。
“除非是高风险地方,我才会找当地导游,否则大部分时间,我很享受一个人旅游。”
面对钱财损失、护照被盗、相机被偷、体肤折伤,郑文扬聊起旅行时,仍流露着欣喜之情。安逸的生活,未必适合每个人,对他而言,浪迹天涯才是人生。
原来世界,不只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待几十年所看的那样。从影像了解稀罕的人生体验,真会触动内心某根弦,让人有马上收拾行李,择时上路的冲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