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岛市政厅需在听取民意后,再来决定是否在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置放“浮罗山背”抑或维持“槟岛市政厅”的字眼,无论如何,该交通圈顶上不会置回公鸡形指南针。
报道:翁逸华
摄影:董坤铭
槟岛市议员陈伟俊表示,槟岛市政厅需在听取民意后,再来决定是否在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置放“浮罗山背”抑或维持“槟岛市政厅”的字眼,无论如何,该交通圈顶上不会置回公鸡形指南针。
陈伟俊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说,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隶属槟岛市政厅产业,而且提升工程也是由市政厅执行,因此在完成提升工程后,才会置放“槟岛市政厅”(MBPP)字眼。
他说,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提升工程将在本月尾竣工,如今工程正处于最后修复阶段。

此外,陈伟俊表示,当局不会在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上置回指南针。
他解释,基于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被列为“一级古迹”建筑物,也获得旅游、艺术及文化部的50万令吉拨款,以修复百年前的原貌。
非百年物件不置回指南针
“惟,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上的指南针是在大约20年前置放的,不是属于百年物件之一,因此当局不会置回指南针。”
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是由客家富商辜尚达于1882年建立,以纪念马六甲总督弗德里克威尔到访浮罗山背。
以前,马车和牛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而该交通圈是水槽的所在地,里面装有两个狮子头水龙头的喷泉,让马和牛只长途奔走后,得以饮用流下的水。
多数受访者赞同置浮罗山背字眼
本报记者周三前往浮罗山背大街一带访问当地商家及居民,受访者表示,浮罗山背纪念碑交通圈位于当地,已有百年历史,而且也是当地著名地标,理应置放浮罗山背字眼。

涂女士:应置放浮罗山背字眼
园艺业者涂女士认为,该交通圈是位于浮罗山背,理应置放“浮罗山背”字眼。

陈敬民:重要历史文物
陈敬民(摩托车维修员,29岁)解释,该纪念碑交通圈已有百年历史,也是当地的“重要历史文物”,因此必须置放浮罗山背字牌,让更多人了解浮罗山背。
黄存聪:无所谓
黄存聪(接线承包商)则抱持不同的看法,他表示,只要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获得保存下来,有没有置放“浮罗山背”都无所谓。
自小已在浮罗山背长大的他表示,因为浮罗山背地标纪念碑交通圈对当地人来说已经再也熟悉不过了;至于游客,如果不知道浮罗山背的话,肯定不会来到这里了。

魏祥敬:已反映予市厅
另一方面,槟州首长曹观友特别协调官魏祥敬受访时表示,他已向槟岛市政厅提出有关民意,迄今仍未取得当局回应。无论如何,他说,槟岛市政厅将有智慧地处理。
“一切须看市长的决定,如果要保留‘槟岛市政厅(MBPP)’字眼的话,冀望市长可给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