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从3月1日起暂停台湾黄梨输入。
中国海关总署周五发布通知,从3月1日起,暂停台湾黄梨输入中国。
这是台湾首度有生鲜农产品被对岸全面暂停进口。台湾农委会对此表达遗憾及不解,将持续透过各种管道沟通,并播出10亿元新台币(约1亿4534万令吉)预算,稳定黄梨内外销。
中国海关总署指出,自2020年以来,中国海关多次从台湾输中国的黄梨中检出大洋臀纹粉蚧、新菠萝灰粉蚧、菝葜黑圆盾蚧等检疫性有害生物。
与此同时,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表示,这些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将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从源头防范植物疫情风险,决定暂停进口台湾黄梨。
他强调,这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科学合理,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标准。
另一方面,台湾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表示,去年至今,输中国大陆黄梨总计6200批,接获通报发现介壳虫共计13件,输出合格率达99.79%,且这些害虫,中国大陆也有2种以上,依国际规范,经熏蒸处理灭除风险就可以进口,日本就是依据的规范。
他强调,中国大陆片面停止台湾输出黄梨所用的理由,完全违反对整体贸易规范和出口到其余国家的情况,对此无法接受,也感到遗憾。
他指出,中国大陆去年3至5月间通知台湾黄梨检出介壳虫后,为预防影响台湾黄梨输中,农委会去年10月19日已公告申报输出时须检附包装场资料表,加强外销供果园辅导及输出前检疫。其后迄今输中国大陆黄梨656批,均未接获不合格通知。
他表示,台湾整年黄梨产量约43万公吨,今年预估41.5万公吨,95%以上外销市场都在中国大陆。光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外销中国大陆还有4万5000公吨,中国大陆片面决定,严重影响农民收益。
陈吉仲说,农委会有信心花10亿元新台币稳定价格,确保黄梨产地价格维持在过去2年平均水准之上,即每公斤平均批发价21元新台币。农委会也将启动3大因应措施,包括外销至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目标3万公吨;此外,启动多元加工,目标2万公吨;并启动超市、大型量贩通路、餐厅及乡镇市区农会采买国产黄梨,呼吁消费者用新台币照顾台湾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