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报道:
‘疫’乡过年,思念无限!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不少人与家人分隔两地,他们有的站在抗疫最前线,与病魔对抗,有些为了家人的温饱,紧守岗位付出。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和关爱,不会因为距离而减少,反而,变得更加亲密,更多关爱。
警放弃团聚机会 守护疫情最前线
我国疫情尚未受控,确诊数字每日仍在节节攀升,许多离乡背井的游子和学生,因为疫情防控及担心回乡路上的风险,纷纷选择“就地过年”。

自疫情反弹行管令重启后,黄凯文(左2)不时都被派驻在路检执勤。
此次疫情反弹正值农历新年前夕,因为职责,常年漂泊在外地的华裔警察们,或许也只能放弃与家人一年一度的团聚机会,守护在疫情的最前沿。
在异乡服务的警察,原本就与家人聚少离多。如今更因为疫情当前,使命在肩,他们不得不坚守岗位,在他乡当个忠贞的“守护者”,默默履行着当初成为“人民保姆”的铮铮誓言。

来自槟城北海的黄凯文和吉打双溪大年的郑苍雄,同于6年前在昔加末警校毕业。结业后,黄凯文被编入布城警区任职;郑苍雄更则被派往一海之隔的东马沙巴服务。多年来,两人能和家人见面相聚的机会,屈指可数。
常年漂泊在外,每年的农历新年,成了他们能返乡与家人好好团聚的珍贵时光,也是工作一年后,唯一可短暂歇息的时刻。
但今年,两人都是第一次无法回乡过年,同处在疫情高风险区的两人,这个过年不回乡,除了必须驻守在前线,也因为爱家人,而不想把风险带回乡。
经济饭阿嬷留饭 黄凯文:想起父母
加入警队6年的黄凯文(26岁)说,去年实施行管令期间,各行各业经济封锁,餐馆禁止堂食,但警察是不分昼夜执勤,所以经常下班后过了饭点难买到食物,所幸当时一名售卖经济饭的阿嬷,每天都在家为他保留一份餐食,让他还能吃到热腾腾的“住家菜”。

他笑称,这应该是全马最好的经济饭档了。“阿嬷叫我每天去她家拿饭菜,人在异乡,还能吃到丰富美味的住家菜,也让我也想起家中的父母。”

他说,有时遇上雨天,阿嬷还直接留他在家中用餐,免得他来回奔波。有时是执勤前去吃,有时则是下班后去拿饭。
他表示,由于疫情关系,今年也是第一次没得回家过年,因为值班表已排好,大年除夕和年初一,他都被派驻在当地的路检执勤。
他说,往年农历新年,都有大约一周的假期,可以回乡和家人欢聚;今年无法回乡过年,心中难免失落,但为了工作,以及所爱的人可以安全健康,也不想从高风险区回家,而把病毒带给家人。
他表示,眼下疫情严峻,警员需要坚守岗位,回乡过年的可能性不大,加上自己天天身处疫情红区执勤,回家也有风险。
他说,孤身在异乡,事事都要自己面对,过节时总会特别思念家人。比如小时候冬至时,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搓汤圆,但到外地工作这些年,已经好多年无法和家人一起搓汤圆了。
因为身处的岗位和疫情的风险,远在家乡的家人也免不了担忧。黄凯文说,每天都会通过社交软件和家人通讯及报平安;今年无法回乡过年,也只能透过网络向父母拜年,以及通过电子转账方式孝敬父母。
他说,作为警察,固然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岗位,但他也希望民众能认真看待疫情,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照顾卫生,前线人员的付出才不会白白浪费,也希望疫情早日好转,让游子们都能回乡团聚。
收到家人新年食品 郑苍雄:直呼有洋葱
在亚庇警区任职的郑苍雄(26岁)最近一次回家,已是去年的农历新年。由于去年遇上沙巴州选,加上之后疫情爆发禁止跨州,导致他的回乡计划一直无法成行。

“我原本寄望今年农历新年,很期待终于可以回家,不料疫情反弹,如今一来职责所在需要执勤,二来担心从疫情高风险区回去,会连累家人,所以今年只能“就地过年”,这也是我6年来首次没有回家过年。”
他表示,自告诉家人今年不能回家后,心中有些难过,但家人反安慰他,还千里迢迢邮寄了许多年饼、肉干及火锅汤料等新年食品给他,让他人在异乡也能感受年味,不会孤单过年,令他直呼“有洋葱”。

他说,原本家人向他拿住址,想悄悄邮寄年饼给他,制造惊喜;之后在他多翻追问后,得知即将收到这份来自家乡的包裹,让他连日期待着开箱的时刻。“当我知道家人这么做,突然觉得“有洋葱”,真的非常感动。”
他说,家中共有6名家庭成员,即父母及4兄弟姐妹,今年家中团圆饭看来只能六缺一。
“之前曾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回家过年,但所幸有亲人提醒我,如果很爱家人,今年就该牺牲一下,否则万一家人不幸被感染怎么办?我不能因为自私想要回家,而把风险带回去连累家人。”
他说,由于目前正在修读理科大学远距离课程,过去两年农历新年前后,也同时是返校上课及考试的日子,所以新年期间能享有24天的假期,除了和家人团聚过年,也同时返校学习;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学课程也改为线上进行,无需返校上课。
他表示,往年过年家中都是所有亲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气氛非常热闹,今年因为疫情,相信会改为各自家庭在家享用团圆饭了。
他说,作为前线人员,当疫情转变时,我们的工作模式也会转变,如今只盼疫情早日好转,希望大家都尽量无事不要外出,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今年新年虽然身在远方,但有家人的关怀和同僚的相互扶持,相信并不孤单。”
透过视频看孩子长大 施妙颖:近1年没回家
透过视频看孩子长大!在新加坡从事销售协调员的施妙颖透露,今年的农历新年的确与往年的农历新年有很大的差别,以往新年都是会在除夕或除夕的前一天,回到马来西亚和家人团聚。但是,由于今年新冠疫情,原本有的马新绿色通道,也取消了。

“截至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最后一次见到我的孩子和家人大约是去年3月,大马实行行动管制令之前。”

她提及,当时孩子才6个多月,那将近1年的时间,从一个宝宝到现在会叫爸爸、妈妈了。

“这一年期间内,我们都是通过视讯聊天的方式联系。今年的新年愿望,就是我的孩子、爸爸、妈妈和家人们,能够平安健康,盼疫情赶快结束,我们就能团圆了。
派驻沙巴医院1年半 史杰平:与妻儿视讯
“还记得爸爸的名字吗?”

内科专科医生史杰平,去年7月,也就是沙巴还未爆发疫情之前,就被外派到沙巴斗湖医院,至今已超过1年半。
目前,沙巴的新冠肺炎每日确诊病例,在这几个月都维持在200至300宗,算是比较受到控制。
在这段期间,史医生每天都会与妻子通过电话联系,周末就会和4岁的孩子来视讯聊天。妻子不时会问儿子:“还记不记得爸爸的样子啊?”儿子有时候会摇头。

“不过,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至两名医护人员。去年12月,我能够回来吉隆坡,当时也是因为孩子健康状况问题,医院也特批我的假期,让我有机会与家人团聚。”
他提及,一直以来,最担心的还是家人健康状况,尤其是孩子方面。他的视力和肌肉都有一些状况,不过,还好都定期向儿科及专科医生跟进,而岳父和岳母也帮忙照顾儿子。

“今年的新年愿望,希望大家都能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期望全国疫情尽快受到控制、希望能够尽早回家与家人团聚,以及希望亲戚朋友、家人和爱人们的平安健康。”
他提及,由于疫情,今年的农历新年也只能就地庆祝。农历新年期间,也会回到工作岗位,但值勤时间可能是半天。
泰北工作无法返马 陆素娴:想家人朋友
(47岁,教会事工)
在泰北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多年,虽然往年也不是在农历新年期间回家乡,但是都会在农历新年后返回大马与家人团聚。但是在2020年至今因为疫情的关系,没办法返回大马,庆幸护照仍未过期,不然回国办理护照后无法返回泰北,继续教导村庄里的小孩读书。
“我想念怡保的美食和家人朋友,今年新年只有吃团年饭时给母亲打视频电话,异地同时一起吃团年饭。”
第一次过年无法团聚 王鉥斌:遥寄家人平安
(北海专科医院品牌企业关系副经理)
家乡在霹雳皇城的王鉥斌(北海专科医院品牌企业关系副经理 )说,今年大家都担心将病毒带回,这也是第一次不能在新年与家人团聚,只能遥寄及祝福家人健康平安,哪天可以回家,哪天就是新年。”
“没回家乡,今年是我第一次要当主厨,自己动手准备新年菜,才也是另一个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