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后宫仍然挂满6000个红灯笼。
雪隆海南会馆2021农历新年筹委会已经决定取消多项例常活动与节目,或者改以线上模式进行,包括2021农历新年主题制作的推介礼兼亮灯仪式。

今年天后宫的农历新年主题为“牛转乾坤”,取谐音“扭转乾坤”以及迎合牛年意境的“去鼠消灾,粮丰人寿,迎牛致富,国裕家康”。
天后宫在2021年,期许能“扭转乾坤”,为了营造牛年的气氛,也特意在蓝地砖打造符合春节主题的浓浓乡村风,象征丰收的黄澄澄人造稻田,本土风格的亚答屋、切合牛年的2只人造水牛,以及人造农夫。

两只水牛分别为高4尺,宽7尺,另一只高4尺,宽6尺,均采用泥凝土及添加剂制作,之后再由专业师傅为其上色。同时,占地1600方尺的金黄色稻田插上7000株饱满的金色人造稻草,背景则是晨曦好风光,配搭富有本土特色的亚答屋,营造自然景观。
此外,天后宫也特意邀请专业的灯光设计师进行设计,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夜间田园风光。还把中国传统习俗“鞭春”呈现在众人眼前,让民众能够更深入地体会这项传统的民间习俗。
雪隆海南会馆会长拿督丁才荣说,值得一提的是,亚答屋是由会馆的印尼籍员工一手一脚搭建,从砍伐竹子、捆绑、暴晒、打磨以及搭建都是亲力亲为。
他说,这是一个长久的主题制作,可以置放最少一年,以在日后迎接大家的光临。他说,今年的新年布置花费也比往年较少。
他说,在善信的鼎力支持下,天后宫在新年前夕添置全新的铜雕天炉,并顺利翻新大殿的东西厢房,待疫情缓和后,大家就可以前来烧香祈福。
他是在2021农历新年主题制作暨亮灯线上推介礼上,如是披露。参与亮灯仪式包括副会长严世益、秘书长兼筹委会主席林书德、财政陈富䔗和副会长符和泽。
丁才荣:活动改线上呈献
对于为何在疫情日益严重之际,天后宫暂时关闭,仍然启动农历新年活动,丁才荣说,天后宫的其中一个重大使命与历史任务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农历新年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庆,所以责无旁贷,不能够因为一些阻碍,什么都不做或停止承传文化的工作。
“我们是启动了活动,但在疫情及行动管制令的局限下,我们完全遵从标准作业程序(SOP)。一些尚可以进行的活动,会在线上呈献,而无法线上呈献的活动,只好割爱。”
他说,疫情固然有其负面影响,却也加速会馆数码化转型的进度,让这一个背负承传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的百年老店,脱胎换骨,进一步提升其前瞻型华团的形象。
他说,由于疫情的关系,天后宫会取消农历新年的多项例常活动,包括户内外的舞台表演、舞狮及除夕夜烟火倒数等等,而温情满人间、农历新年大团拜、挥春比赛及松鹤之夜,则以线上举行,或择日上门拜访捐赠的模式进行。
他说,除夕夜接财神仪式改由法师在大殿洒净及诵经祈福,会通过脸书现场直播,随后直至年十五元宵节,法师同样会诵经祈福,以及在天后宫各景点进行洒净。
他说,往年的祈福系列,即文昌帝君、药师如来、观音许愿、月老赐缘及转运桥,皆因疫情关系而取消,不再有任何相关的福品。
“无论如何,接财神的福品及光明灯(红灯笼)点灯则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照常进行。善信可在会馆脸书及网站上获取进一步的资讯及报名参与,并会通知善信在妥当的时间,才前来领取福品。目前,接财神线上活动报名反应热烈,已经有600名善心报名参加。”
林书德:“新常态”下守传统
林书德说,在疫情的肆虐下,如何在“新常态”下继续守住传统,传承自身的文化,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一个社团而言更实属不易。
他希望,未来天后宫能够继续透过数码科技与网络平台,弘扬优良的中华文化传统与民俗。
他说,虽然今年的天后宫将不会像往常般人山人海,也不会有舞狮及烟火的呈现,但依然还有其他线上活动,欢迎大家共襄盛举。
“我们也不忘为弱势群体送上关怀。虽然无法举办聚会,但我们会亲自带上善心人士所捐赠的红包及物品,送给受惠团体。”

他说,在新年期间到庙宇点灯祈福,是许多人的传统习俗,虽然天后宫取消了祈福系列,但善信仍能通过网上处理点光明灯之事宜,为自己与家人点一盏光明灯及平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