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斯迈沙比里直言,若长年实施行管令,国家将破产;给人民的经济援助也不可能长久下去。
国防部高级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指出,政府决定以较为宽松的方式去实行行动管制令2.0,是为了平衡人民的健康及经济。
他坦言这是艰难的决定,政府决定给予特定经济领域宽松,不管是大企业或是中小型企业,与此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的健康。
“我们不愿人民因疫情而死亡,也不愿他们因饥饿而死亡。”
他在接受《马新社》的访问时指出,有些方面质疑行管令2.0宽松,但是从广义而言,倘若长年实行行管令,国家会破产。
“之前的行管令,政府每日损失24亿令吉,政府需关注人民的福祉,他们依赖每日的收入来过活,也因此,我们允许大部分经济领域继续运作。”
他也指政府所给予人民的援助,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
“一次性给予中小型企业的3000令吉援助,以便大半的领域能够继续运作,小型的企业如街边摊要得以继续营业,以获得生计。”
他指工厂得以继续营业,并不是政府偏袒大企业的老板,但是必须顾及公司及员工的经济链。
“网民指斥我们偏袒大老板,但这涉及他们的员工,倘若雇主的工厂因不能营业而蒙受亏损,最终的苦主将是员工本身。”
今日是新冠肺炎疫情入侵我国一周年,第一宗确诊病一年前例从新加坡进入我国,第二波的疫情则是本土感染所致,从2月4日开始。
之后,于去年3月18日,我国实施行管令1.0,直到疫情好转为止。
但是,第三波的疫情,迫使政府于10月,在多个州属实行有条件行动管制令(PKPB)。
拉平疫情曲线需时
询及我国是否可再次拉平疫情曲线,依斯迈沙比里指再多点时间,确诊案例会降下来。
“拉平疫情曲线的最佳方式是控制人群的流动,主要经济领域被允许继续营业是为了顾及国家的经济,但这次行管令不是封城,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相信,再多一点时间,确诊案例将降下来。”
诺希山之前指我国需要至少4周,以把每日确诊病例降至500至1000宗,至5月或6月份,疫情将好转,而行管令也不能太长,避免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依斯迈沙比里也驳斥,政治人物与普通百姓在执法上有双重待遇,特别是跨州一事。
“政治人物及国会议员拥有各自的选区,倘若发生天灾,人民代议士必须执行他们的任务,政治人物的职责是接触人民,倘若重大事件发生,人民受苦,代议士却不在场,他们就无法执行其任务。”
来源:马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