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感慨资源匮乏,只能抢救病况较乐观的病人。
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居高不下,国内医疗设施开始紧张,一名医生感叹,在资源不足之下,只能抢救情况比较乐观的病人。
这名医生在脸书帖文,写出疫情当下,面对抢救病患时的无奈与感触。
他说,做为医生最难受的不是待遇不好或者工作繁重,而是不能为自己的病人尽全力。
他忆述上周六(2日)交接时,有5位病人因为年纪大,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所以预后(prognosis)不佳,而拒绝心肺复苏。
他说,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医院已经负荷过重,加护病房(ICU)已经收不了那么多病人,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够抢救情况比较乐观的病人。
- Advertisement -
“对于预后较差的病人,只能向家人建议不做心肺复苏或插管等。”
医生说,当晚有两位病人在医护人员忙着照顾别的病人时悄悄地走了,其中一位在离世前还告诉医护人员他呼吸困难。
“另一位两小时后也走了。走之前喂了他几口水,算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 Advertisement -
“那一晚我不禁问自己,戴着high flow mask(高流量氧气罩)窒息到死到底是多么痛苦的感觉。”
他感慨道,新冠肺炎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医护人员要在平等的生命之间做出选择,决定谁比较值得被抢救,谁抢救后的存活率较高。
他也提醒大家,若家里有年纪大或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家人,请务必要小心,做好防范措施,因为做出选择是一件痛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