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沙迪认为,年长者也可以有年轻人的思维,年轻人也可以掌高职,年龄不应是一种障碍。
青年及体育部前部长赛沙迪认为,要改变政治长者的模式,以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指出,“年轻”不仅是一个人生理上的年龄,而是每一个年龄层都可以拥有的思维。
他举例,一个21、22岁的人,也可以有古老的思想、推崇裙带关系、贪污、滥权、玩弄体制;相反地,60、70岁的人,也可以拥有年轻人的思维,相信公正公平、追求更繁荣及团结的马来西亚。
赛沙迪也是麻坡国会议员,他在接受《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说,本身希望他在国会的前辈们能够有更年轻的思维,因为这将让人民把年轻人视为资产。
赛沙迪在今年初的政变后,离开了土团党,也没有加入前首相敦马哈迪新组的斗士党,而是自己创立了马来西亚民主联合阵线(MUDA)。
他因为年纪轻,不断在国会被调侃为“小孩”(budak),让他体会到,要改变同僚们的思想并不容易。
但他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对国家的未来仍充满希望。
赛沙迪在担任青体部长时,成功推动修宪,将合法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
虽然过程并不容易,但在222名国会议员中,他成功获得211人的支持,这是让他感到骄傲的成就。
他说,虽然有人认为他25岁就当上部长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但对他而言,成功得到跨政党的支持修宪,才是值得关注的。
“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在大马政治中,跨政党没有被承认过。我们时常因为阵营不一样而分裂,我们属于某个阵营,很难让人跨出障碍,互相合作。”
“在反对党的人…就是国家的敌人,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所以,让宪法的修改在一天内三次获得通过,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赛沙迪当时成功推动修宪,除了将投票年龄降至18岁,也成功让选民自动登记及让18岁公民可以成为选举候选人。
对他而言,本身的精力与鼓励是来自其为人师表的工作狂母亲,他从母亲的教导中学习到“有志者事竟成”。
他说,在皇家军人学院的经历也对他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因为除了培训他的纪律,还包括了在入学考试时必须用创意方式解决问题。
他分享,在200人的考试中,他排在队伍的第一个,在手机摄像功能不佳的情况下,他拍下了黑板上视力考试的所有字,走到队伍最后方背完黑板上所有的字,再回到前排进行考试,而当时给予考试的医生因此认为赛沙迪视力良好。
经过那次的事件,赛沙迪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他相信要以为社会贡献的能力评估年轻人,而不是以年龄做为评估。
他说,让年轻人在政府或者公司内掌握高职位,将会有一个涵盖传统及宗教的多元决定。
“无论你喜欢与否,马来西亚的权力架构多数都是由年龄比我们大很多的人掌权。我认为如果可以改变年长者的思维,你就可以全面改变系统及权力架构。“
他说,只要能够做出改变,到时候你将看到一些阻止年轻人的障碍将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