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再度紧张,又正值沙巴州选之际,槟州政府行政议会低调进行了轻度改组。此波的重组由于适逢国内国外的多事之秋,所以并没有直接引起坊间以致知识界的各种讨论,甚至有些民众对此也毫不知情(或不在意),这样的反应对槟州政府而言,无疑是少了一份冲击,多了一份安逸。
摊开这份改组名单,说实在的,更换幅度不大,没有旧人退出,也没有新人进来,大部分仅是进行乏善可陈的职务重组与重新分配。不过,比较令人关注的是,改组之后的行政议会,原属章瑛所掌管的“妇女”、“家庭”、“性别包容”不见了,由笼统的“社会发展”取而代之。而杨顺兴掌管的“文化”、“艺术”、“古迹”则统整为“创意经济”。
对于这种改变,官方说法声称影响不大,原有的工作仍会在新架构之下继续操作,但事实确实如此?
推动性别平权一向是槟州政府骄傲的进步政治,改组之后变成“社会发展”,其所重视的社会价值究竟会是什么?转型正义?种族和睦?宗教和谐?阶级扁平化?性别包容?政府的资源将会投入在推动哪种价值之上?顺序如何排列?
凡此种种,我们都无法从目前的新闻上获悉详情,我们期待槟州政府有更详细的说明与对策。毕竟这事关槟州未来的方向,州内人民有必要知道这片土地未来的蓝图长什么样子?
至于杨顺兴的新部门“创意经济”,乃全世界当前的潮流所驱,槟州政府再度领先,非常让人期盼。不过在很多先进国家,“创意经济”都隶属在文化艺术部之下,我们现在反其道而行,拿掉了“文化”、“艺术”及“古迹”后,就会产生上述的问题——这个新部门未来所关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会不会是“经济”凌驾一切,在重商主义的驱动下,完全漠视文化、艺术、古迹的本质?
而且,未来政府的重点是放置在“创意”上?或是“经济”之上?两者的发展策略大大不同,但槟州政府迄今还没有详细完整的说明。
再者,“创意经济”属于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涵盖电影、电视、电玩、广告、出版、音乐、戏剧、舞蹈、视觉艺术、时装、古董、古迹、建筑、科技等等,绝对是番大事业。作为部门领导人,杨顺兴有责任告诉相关产业的业界人士,槟州政府打算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妥善的资源配置?哪个顺序优先?同时明确地说明创意与商业如何结合,为槟州创造出非比寻常的价值和财富。
外国的经验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发展创意经济需要整个国家的配合,因为它涉及了许多的条件,包括如何改善现有的智慧财产权、商标与专利等创意产品之相关法规。
除此之外,我们如何吸纳各种艺术、科技等人才,以及广设硬体设施,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方案和配套,现任的槟州政府还有两年多的时间,该如何逐步完成这件重要的事情?
我们都还在等待槟州政府公布清晰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