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意志
阔别3年,感谢《光华日报》让我有机会重新执笔写专栏,针对时事课题以及青年体育事务发表看法。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逾半年,全球经济受挫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各行各业受到冲击和影响。
当政府看到人民在生活和经济受到影响下,必须采取行动和对策来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最好的例子就是网上零售、电子交易的趋势,人们已开始接纳和投入网购,因此商家们也必须要为零售而转型。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可以让一些小资本的商家或年轻人开始投入生意和参与经商的机会。
由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带领的槟州政府团队,在执政两年多之后,行政议员的职务分配日前进行了调整。不过,我所掌管的职务并没有变动,还是一样掌管青年和体育。
在青年发展方面,其实有很多领域是可以开拓的,包括教育、科技、科学、技术、就业机会、音乐、体育、农业、养殖业等。青年发展的范围非常广,这也说明其实我掌管的部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培育青年是每个国家都很重视的一环,并且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青年组织的配合。若只单靠政府推动而得不到非政府组织和青年组织的支持,无论什麽计划都不会成功。
我的部门在去年推介了“青创未来”(Youth For Future)。这口号顾名思义,就是说青年创造未来。青年是创造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若年轻人没有得到重视,或政府没有提供平台让年轻人在各领域上发挥和展现才华,那年轻人才就会逐渐流失。
那该怎么留住年轻人才,栽培和给年轻人机会呢?
在“青创未来”的计划下,就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帮助青少年,在各个领域上发展和展现他们的才华,比如文化艺术,尽管我们处在发达的科技时代,但文化艺术的价值是不能被科技所取代的,必须根据年轻人的兴趣和喜好去发展青年艺术与文创。
时代已经不同,20年前主办讲座、论坛、工作坊等,都会吸引很多学院生、大学生参加,即使需要付费;如今,这种方式已逐渐被淘汰,年轻人会上网查资讯、上网课进修和提升自己。
时代的变迁,某种程度上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因此,要赶上步伐,为国家栽培更多人才,就要从年轻人下手。
至于体育发展,栽培运动员和打造完善的运动设施,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到成绩的。
我在2018年也推介了“全民运动”(Sports For All),推动各项运动,包括热门运动和不太热门的运动,鼓励大家一起做运动。而除了推广运动,我们也要栽培运动员。
在栽培运动员上,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成果。今天的选拔赛,选出了100位运动好手,但在栽培的两年期间,这100位可能只剩下50位,而第三年开始可以让他们代表槟州上场比赛时,可能只剩下20位。
因此,推动体育发展是很重要的,并且需要不断的坚持和鼓励,如果孩子们对运动有兴趣,家长们应该给予他们机会,让孩子们往他们的兴趣去发展。
至于运动设备,目前我的部门也进行着运动设施的规划,收集州内所有运动设施的资料进行地图标记,探讨究竟槟州缺乏什么运动设施或球场,以便可以规划提升。
希望在槟城2030愿景下,我们可以尽早看到槟州拥有完善的运动设施,以及培育出更多出色的运动员,为为槟州带来更多的金牌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