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槟城乔治市部分路牌已有双语。(取自郑来兴脸书)
乔治市古迹区中文路牌“回来”了!
光大区州议员郑来兴周一在脸书专页上载图文,表示部分的双语路牌已处理了。他较早前指出,他已与槟岛市政厅工程部、乔治市世遗机构、州道路命名委员会开会讨论,并将敦促当局进行核对路名、协调字眼及尽快安排替换新路牌工作。

他周一受访时指出,槟岛市政厅工程部从7月29日起,将部分双语路牌重新安装在乔治市各大街小巷,目前已处理的路段包括日本新路、胡椒埕、爱情巷、莲花河、南华医院街、畓田仔街,之后会陆续处理剩余的路牌。

“这些路段的路牌已放上中文路名,其中畓田仔街还有另放上淡米尔文路名,整个工程预计耗时2周完成。”
王宇航:重新规划
槟岛市议员王宇航表示,槟岛市政厅工程部为此工程特别成立一个来自不同机构的团队,成员包括领队的光大区州议员郑来兴、槟城乔治市世遗机构等,以针对双语路牌一事进行重新规划。

他说,路牌的命名并不如外人看的一般简单,因为道路名称可以追溯到当地历史与文化发展,有关方面需要再三确认其历史真实性,包括(中文)文字用字的书写,如Lebuh Carnarvon的中文路名应该是“畓田仔街”,而非“沓田仔街 ”。
“这些资料都需要耗时再三地确认,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马上安装的。这是马虎不得的事。”
他直言,一些反对党并不了解双语路牌的真正意义,以为这些路牌可以今天投诉明天处理,这有违双语路牌的宗旨,而且60年来在时任马华的执政下,槟城完全看不到中文路牌,如今希盟政府实行双语路牌,定当确保双语路牌政策得以持续下去,毋需反对党“突如其来的关心”。
民众早前投诉古迹区双语路牌的中文路名消失,当时本报记者走访古迹区,发现畓田仔街、香港巷(张弼士路)、大顺街、义福街、烟筒路、汕头街、胡椒埕、日本街、日本横街和日本新路等的路牌已没有中文路名。


- Account & Admin Assistant
- Accounting & Finance
- Simpang Ampat
-
MYR 3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